分析 (1)眼球的結構:,視覺的形成過程: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視覺中樞→視覺.
(2)近視眼: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
(3)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4)圖一中,1瞳孔睫、2角膜、3晶狀體、4玻璃體、5視網膜、6鞏膜、6視神經,圖二中,A感受器、B傳入神經、C神經中樞、D傳出神經、E效應器.
解答 解:(1)[5]能感受光線的刺激形成圖象,因此“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照相機”,那么裝入的底片相當于圖中的[5]視網膜;“當你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門口后”光線由暗變亮,瞳孔由大變小,因此眼球中變化最大的結構是[1]瞳孔.
(2)紅燈的反射光線,經過角膜、穿過瞳孔,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光線匯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因此,紅燈”的反射光線進入司機眼球成像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①④②⑤③.
(3)“當有物體從遠處飛來時,人會迅速做出眨眼的動作”,眨眼反射的反射弧A→B→C→D→E(填序號).
(4)“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視”,這時眼球中晶狀體凸度變大,“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造成近視”,需要配戴凹透鏡.
故答案為:(1)視網膜;瞳孔
(2)①④②⑤③
(3)A→B→C→D→E
(4)晶狀體;凹透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結構、反射弧的結構、視覺的形成、近視眼的成因、矯正以及正確識圖.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800毫升 | B. | 2900毫升 | C. | 3100毫升 | D. | 2933毫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