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xiàn)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裝片,污點均不動,則污點可能位于( )
A.反光鏡
B.裝片
C.物鏡
D.目鏡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草屬于________,兔、狐等屬于________,還有肉眼看不到的細菌、真菌等屬于________,除此之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還包括圖中沒有表示出來的________.
(2)圖中有________條食物鏈.食物網(wǎng)中狐和兔關系是________.
(3)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鏈:________.
(4)該食物網(wǎng)中,數(shù)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噬菌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種最低等的生物 B.一種有頭有尾的生物
C.寄生在細菌細胞的一種病毒 D.寄生在動物細胞的一類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下面的動物分類系統(tǒng)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動物,____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近,____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遠。
(2)貓在______這個分類等級上與抹香鯨開始出現(xiàn)不同。
(3)虎鯊屬于魚綱,體形呈流線型,用_______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和_______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
(4)抹香鯨屬于哺乳動物,它的生殖方式為________,體溫_________(填“恒定”或“不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簡圖,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質,d、e表示不同液體.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當人體吸氣時,氣體進入肺泡,物質b透過肺泡壁和__進入血液,與紅細胞結合.在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中,血液的變化是__.
(2)在消化道內(nèi),蛋白質被胃液、腸液和__分解為物質[a]__,經(jīng)小腸吸收進入血液.
(3)圖2表示液體e形成過程中尿素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縱軸代表尿素含量,橫軸代表腎單位的組成結構,那么AB段表示的結構是__.
(4)健康人體內(nèi)的液體e與d相比,液體e中不含__;醫(yī)生在化驗某人的液體e時,發(fā)現(xiàn)含有許多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由此判定此人腎臟的__(結構)發(fā)生了病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某小組用消毒過的甲乙丙三個相同錐形瓶,按下表要求進行了實驗設計.
(1)本實驗中包含_______組對照實驗.甲組與丙組的變量是_________.
(2)一段時間后,最先腐敗的牛奶應該是______瓶,可見牛奶的腐敗是由于空氣中的________引起的,其生長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條件,該組實驗之所以最先腐敗,是為其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中的動物多種多樣,春水澄碧,游魚嬉戲;長空萬里,秋雁遠去……都曾引發(fā)你無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學生物小組的同學收集到的部分動物圖片,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將圖中動物分成ACDF和BE兩類,則分類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動物A適于飛行的兩條外部形態(tài)特征:_________ 、_________。
(3)比較B和E兩種動物,從外部形態(tài)看,它們身體的共同特點是______;動物E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xiàn)象,原因是________。
(4)動物D特有的生殖發(fā)育方式是________,意義是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動物F適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運動器官分別是_________。
(6)圖中所示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是______ (填字母),這增強了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眼球結構及成像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圖表示正常眼成像過程
B.近視眼原因之一是結構[2]過度變凸
C.結構[3]既是成像也是視覺形成的部位
D.遠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為結構[1]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