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蛋白質(zhì)是人體所需要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2008年我國發(fā)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我們還記憶猶新。人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離不開_____________,不法分子在嬰幼兒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正是假冒了該種營養(yǎng)成分。

(2)糖類、脂肪與蛋白質(zhì)一樣都是人體所需要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并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3)圖是人體部分消化系統(tǒng)圖,能參與食物中蛋白質(zhì)消化的器官有___________(填數(shù)字代號);[③]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通過導管流入__________,最終在小腸處參與食物的消化。

(4)下列飲食習慣合理的是

A.經(jīng)常吃“洋快餐” B.睡覺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進食

C.用喝牛奶等來代替飲水 D.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

【答案】修復 更新 蛋白質(zhì) 能量 ②③④ 十二脂腸 D

【解析】

本題是關于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合理地飲食習慣等相結合的一道綜合題,逐一分析解答

(1)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zhì):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人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zhì)。

(2)糖類、脂肪與蛋白質(zhì)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并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不能提供能量。

(3)如圖①是肝臟,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腸,能參與食物中蛋白質(zhì)消化的器官有②胃、④小腸;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通過導管流入十二指腸,最終在小腸處參與食物的消化。

(4)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yǎng)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yǎng)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jù)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yǎng)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diào)方法,烹調(diào)時要注意低鹽、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不能用飲料、牛奶等代替補充水分,常吃洋快餐等煎炸食品會造成脂肪堆積,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缺乏,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睡覺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進食,無法提供上午需要的能量,都是不合理的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如圖所示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是神經(jīng)元的細胞體 B. 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

C. ②是神經(jīng)元的細胞核 D. ③的主要功能是傳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請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從組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看,圖中①和 相比,缺少的結構層次是____________

(2)圖中屬于脊椎動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3)圖中和都能產(chǎn)生_________,并且由該結構發(fā)育成完整的植株。

(4)圖中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chǎn)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5)生物進化的各種說法中,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的自然選擇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流程圖可用來表示連續(xù)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下列流程圖中錯誤的是

A. 水分從土壤中進入植物體再散失出去的過程是:土壤→根毛→根部導管→莖部導管→葉脈中導管→葉肉→氣孔→大氣

B. 某同學吃西瓜時,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的“旅行路線”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C. 各類營養(yǎng)物質(zhì)在人體消化道中被消化的先后順序是: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

D. 胚胎發(fā)育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整理后的某夫婦體細胞染色體排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組成看,圖中所示人體體細胞中有________條染色體,圖甲含有的一對性染色體為________,圖乙含有的一對性染色體為________。

(2)該夫婦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她(他)們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為________

(3)若該對夫婦中,丈夫有耳垂(Dd),妻子有耳垂(Dd),他們生了一個有耳垂的孩子,該孩子相關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同學進行的某項科學探究活動的實驗設計:

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cm)、1只螞蟻、1杯濃糖水、1杯清水、1個放大鏡、2個滴管。

實驗步驟:

①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1只螞蟻等距離放在兩滴液體之間(如圖)。

②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的取食情況。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請為此探究活動提出一個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

(3)對實驗結果的預測與

預測一: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處不動或不定向爬動,則不能說明螞蟻喜歡甜食。

預測二: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濃糖水一端取食并停留,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后,該同學應如何處理螞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人體組織的形成過程,請根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③所示的生理活動表示細胞________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細胞中的________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和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

(2)④所示的生理活動表示細胞________的過程.

(3)人的大腦主要是由上圖中的________構成(填字母).

(4)與人體相比,玉米植株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2所示的現(xiàn)象叫做________;此過程會由于________而愈加激烈;

(2)用簡單語言描述圖3所示的現(xiàn)象________。

(3)長頸鹿的進化過程是_______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成分之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者,動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者,動物與植物通過________的關系形成食物鏈。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非生物部分有空氣、________等。

(3)植物和動物死亡后,尸體不會堆積如山,是因為細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將遺體中的_分解為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