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要轉換物鏡,需要調節(jié)( 。
A.光圈B.轉換器C.裝片D.目鏡

分析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取鏡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
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
觀察
①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③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
顯微鏡的使用過程中,先用低倍鏡觀察,若想換用高倍鏡觀察,需轉動轉換器.轉換器上裝有高倍鏡和低倍鏡.
故選:B.

點評 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鹽度,即水體中的含鹽量,是一種非生物因素.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的萌發(fā)嗎?請設計一個實驗來尋找答案.
(1)提出問題: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的萌發(fā)嗎?
(2)作出假設: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的萌發(fā).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種子100粒、清水、10%食鹽水.
(4)實驗步驟:
①將大豆種子平均分為A、B兩組,其中A組浸泡在10%的食鹽水中,B組浸泡在清水中.均在相同的條件下浸泡6h左右.
②將浸泡后的A、B兩組種子分別用濕紙巾包起來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與B.再將A、
B塑料袋放置在溫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濕.在A、B兩組實驗中除了實驗變量外,其余的相同,這樣的兩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其中實驗組是A組,對照組是B組.
③兩天后,打開塑料袋觀察并統(tǒng)計兩袋中已經(jīng)萌發(fā)的種子數(shù).
(5)預測結果、得出結論:
①如果種子萌發(fā)數(shù)A>B,說明10%的食鹽水可以促進大豆種子的萌發(fā);
②如果種子萌發(fā)數(shù)A<B,說明10%的食鹽水可以抑制大豆種子的萌發(fā);
③如果種子萌發(fā)數(shù)A與B相差無幾,說明10%的食鹽水對大豆種子的萌發(fā)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動物運動方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B.陸地生活的動物的運動方式是行走
C.游泳是適應水環(huán)境的運動方式
D.動物的運動方式是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海馬身體側扁,全身無鱗,軀干被骨板包圍,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狀前進,有鰭,用鰓呼吸,終生生活在水中.海馬屬于( 。
A.哺乳動物B.軟體動物C.魚類D.兩棲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是( 。
A.艾滋病B.足癬C.肺結核D.蛔蟲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與蘋果皮同屬于一種組織的是( 。
A.蘋果的果肉B.洋蔥鱗片葉表皮C.根尖分生區(qū)D.葉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氧氣從外界進入人體肺的正確順序是( 。
A.鼻腔→喉→咽→氣管→支氣管→肺B.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C.鼻腔→氣管→喉→咽→支氣管→肺D.鼻腔→咽→喉→支氣管→氣管→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會動的物體就是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自然界中動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千差萬別,請分辨出下列哪種描述是錯誤的( 。
A.蝗蟲的氣門分布在胸腹部,是氣體進出身體的門戶
B.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一類脊椎動物
C.魚屬于變溫動物,體溫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D.蚯蚓身體分節(jié),因此蚯蚓屬于節(jié)肢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