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我們在初中生物課上做過許多實驗,以下是某同學對幾個實驗的認識,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胚乳
B.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步驟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蓋→六染
C.在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時,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
D.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物像模糊,可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進行觀察

分析 本題考查觀察單子葉植物種子驗證并探究種子成分及制作臨時裝片與觀察.(1)淀粉遇碘液變藍(2)有沒有淀粉生成來判斷有沒有發(fā)生光合作用(3)細胞物像模糊可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4)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程序:擦→滴→刮→涂→蓋→染→吸,據(jù)此回答.

解答 解:A、玉米種子中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種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胚乳,也證明胚乳中含有豐富的淀粉.A正確;
B、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程序為:擦拭玻片→滴生理鹽水→刮取細胞→涂抹→蓋片→染色→吸取→觀察.B正確;
C、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時,要根據(jù)見光后有沒有淀粉生成來判斷有沒有發(fā)生光合作用.所以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將原有的有機物淀粉耗盡運走.C正確;
D、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物像模糊,可以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然而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進行觀察是將物像放大的操作.D錯誤.
故選:D.

點評 該題考查多個實驗的細節(jié)知識點,知識面廣,需要在平時多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學校發(fā)生了風疹、水痘等病例,為有效防止該校傳染病的流行,衛(wèi)生部門要求學校教室要開窗通風、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等防控措施,并用含氯消毒劑做好宿舍、教室、餐廳及公共場所的消毒,同時,對未發(fā)病的同學可接種風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
請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引起風疹、水痘的病原體是一種病毒,它沒有細胞結構,屬于非細胞生物.
(2)用含氯消毒劑做好宿舍、教室、餐廳及公共場所的消毒來預防傳染病,這種措施叫做切斷傳播途徑.
(3)對未發(fā)病的同學可接種風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從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后,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發(fā)揮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染色體中含有DNA,DNA上有許多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這些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做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種子外面有果皮B.種子外面無果皮C.子房外面有胚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日常生活中聽到電話鈴響,我們就會拿起電話接聽.下圖為完成這一過程的神經反射示意圖.請回答:

(1)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它與口腔上皮細胞在結構上的最大區(qū)別是有突起.
(2)圖中①位于耳的耳蝸內,能接受外界刺激,產生神經沖動;而最后形成聽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
(3)從反射類型看,該過程屬于條件反射.請寫出完成這一反射的反射、佟凇邸堋荩ㄓ脭(shù)字和箭頭表示).
(4)某人車禍中受傷導致耳聾,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其耳結構完好無損.造成他耳聾的原因可能是圖中②或③ (用數(shù)字表示)受損.
(5)為保護耳和聽覺,當我們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開口或者閉嘴、堵耳.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保證鼓膜內外氣壓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各項屬于動物學習行為的是( 。
A.鳥類的筑巢、孵卵和育雛
B.狼將撿到的人類的嬰兒哺育成“狼孩”
C.蚯蚓走“T”字形迷宮
D.蜘蛛結網捕捉昆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細胞核中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包含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同學們呼吸運動吸入的氧氣,最終在細胞的哪里發(fā)揮什么作用(  )
A.在細胞的線粒體內,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供細胞利用
B.在細胞的線粒體內,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供細胞利用
C.在細胞的染色體內,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供細胞利用
D.在細胞的染色體內,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供細胞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針對“唾液對淀粉具有化學性消化作用嗎?”這一問題,“陽光”生物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將下列探究活動的有關內容填寫完整.
(1)取兩支相同的潔凈試管,分別標記為1號、2號,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在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3)將兩支試管充分振蕩,使試管內的物質混合均勻,這相當于口腔中A的攪拌作用(A.舌;B.牙齒)
(4)把兩支試管同時放入37℃的溫水中,5分鐘后取出兩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觀察到的現(xiàn)象2號試管不變藍,因為淀粉已經被分解.
(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口腔中的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化學性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