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85年,有好事者從英國帶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動物園中,后來一場大火燒毀了兔籠,幸存的家兔竄入荒野.現在澳大利亞有野兔40億只,它們與綿羊爭飼料,嚴重破壞了草原,給澳大利亞畜牧業(yè)造成了重大損失.
材料二:1999年我國昆明世博會期間,為嚴防危險性有害生物隨參展物種傳入我國,檢疫人員運用了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來狙擊生物入侵.美國于1996年通過一項議案,要求有關機構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jiān)控.
(1)兔子在澳大利亞屬于外來物種,因其在澳大利亞沒有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故兔子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加之澳州的氣候和豐富的青草,使得野兔能大量繁殖.
(2)野兔數量劇增是一種生態(tài)失衡,因為它破壞了原有的生態(tài)結構.澳大利亞政府為了控制野兔的數量,采用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種辦法,你認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生物防治.
(3)從材料二可知,生物入侵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外來物種的引入,不但要看眼前的經濟利益,更應認真評估生態(tài)效應.同時,交通的發(fā)達和貿易的頻繁,為生物入侵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必須加強邊檢部門的檢疫工作.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外來生物的入侵.

分析 由題干中的材料可以知道:
(1)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處于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2)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盲目的引進外來物種會破壞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加之其沒有天敵,所以繁殖的速度很快.
(3)為控制某種生物的數量,可以引進其天敵,恢復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

解答 解:(1)兔子屬于外來物種,在當地由于沒有天敵,繁殖速度很快,破壞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
(2)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處于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盲目的引進外來物種,就會破壞這種平衡,減少生物的數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物防治,引進其天敵,控制其繁殖的速度.
(3)從材料二中可以知道,盲目的引進外來物種,就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所以引進時要注意其數量和天敵,這一點許多國家已經注意了.
故答案為:(1)外來物種,天敵,繁殖;
(2)破壞了原有的生態(tài)結構,生物防治;
(3)生物入侵,生態(tài),生物入侵.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材料和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對象都位于句容及周邊地區(qū),其中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是 (  )
A.金山風景區(qū)B.句容蔬菜基地C.鎮(zhèn)江新區(qū)D.寶華山上的松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有一臺顯微鏡,有5x、10x、15x三種目鏡和10x、40x兩種物鏡,下列哪一組是這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
A.15x、100xB.500x、600xC.50x、600xD.100x、300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請分析: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是草和灌木,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圖中沒有畫出的腐生細菌、真菌屬于分解者.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兔和草、鷹與田鼠的關系是捕食關系,正是由于這種關系的存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形成了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又會形成食物網.
(3)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某種難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質DDT的污染,則鷹的體內污染物含量最高,原因是DDT沿食物鏈不斷積累.
(4)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過這種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流行性腮腺炎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餍行匀傺椎陌Y狀主要是發(fā)熱,吞咽困難,腮腺腫大.一旦患者得了腮腺炎,應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學,以免傳染他人.輕度患者可以將仙人掌去皮刺,搗爛外敷于患處,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體主要是腮腺炎病毒,抗生素藥品對其沒有明顯的療效.從結構上分析,它與細菌的區(qū)別是沒有細胞結構.
(2)“多喝水,保持鼻粘膜濕潤,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從免疫類型看,這種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3)某校某班同學出現集體戴口罩上課現象.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4)李林同學雖沒有患過流行性腮腺炎,但他說自己接種過流感疫苗,所以不會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你認為他說的對嗎?不對.嘗試解釋原因:抗體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為某同學在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中,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請據圖回答問題:

(1)要使視野由①變?yōu)棰诘臓顟B(tài),應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要使視野由②變?yōu)棰鄣臓顟B(tài),應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要使視野③變?yōu)棰艿臓顟B(tài),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jié).
(2)在視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蔥鱗片葉表皮有部分重疊,這是因為制作臨時裝片過程中沒有展平.
(3)視野④所示制作的玻片標本中沒有產生氣泡,這是因為在蓋蓋玻片的過程中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緩緩放下.
(4)在視野④中可以看清細胞壁和細胞核,但是看不清液泡.為了能看清細胞質與液泡的界面,你認為此時應該怎樣做?用小光圈(和平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鳥卵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卵殼和卵殼膜具有保護作用
B.卵白和卵黃中貯存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
C.卵黃著生胚盤的一側比另一側的密度大
D.胚盤是進行胚胎發(fā)育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根據“蚯蚓”的有關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我們可以根據蚯蚓的“環(huán)帶”來判斷蚯蚓的前、后端.其實,“環(huán)帶”與蚯蚓的生殖有關.手指從前到后、從后到前觸摸蚯蚓腹面,會有粗糙的感覺.
(2)實驗證明:將蚯蚓放在糙紙上比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運動得更快(填“快”或“慢”).
(3)蚯蚓是環(huán)節(jié)動物,用濕潤的體壁呼吸,其外部形態(tài)呈圓柱形.在“蚯蚓走迷宮實驗”中,經過200余次的“嘗試錯誤與失敗”,蚯蚓最終爬向了潮濕的暗室,這是蚯蚓的學習 行為.(填“學習”或“先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切脈”是我國中醫(yī)學上常用的診斷疾病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人體某一器官患病,常會在脈搏上表現出來.人體內出現脈搏現象的血管是( 。
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毛細淋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