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嫁接時,被接的植物體叫( 。
A.接穗B.插條C.砧木D.壓條

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解答 解: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沒有經過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而結合,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變異,能保證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遺傳.保留了親代的優(yōu)良性狀.
故選:C

點評 嫁接在生活中應用很廣,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面是關于生物圈的敘述,其中哪一項的敘述比較準確( 。
A.地球表面有水的地方B.陸地表面上、下10千米的范圍
C.地球表面的巖石圈D.地球表面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各組病癥,由同一種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是( 。
A.巨人癥、大脖子病B.糖尿病、肢端肥大癥
C.呆小癥、甲亢D.佝僂病、侏儒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閱讀以下實驗探究過程:①用線掉著一只小蝗蟲逗引一只饑餓的蟾蜍,蟾蜍會立即張口把小蝗蟲吃掉.②換成用線掉著一只形狀和顏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卻沒有毒刺的盜虻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會像對待小蝗蟲那樣吞吃掉盜虻.③接著用線吊著大野蜂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仍是張口去吞,不過大野蜂蟄了一下蟾蜍的舌頭,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來.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伏著頭不予理睬了.⑤改用盜虻再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⑥最后,還是用線吊著小蝗蟲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蟲吞吃了,顯示出蟾蜍并沒有吃飽.回答問題:
(1)步驟①②③說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蟲的本能,這是先天行為.
(2)步驟④說明了蟾蜍通過生活經驗,對大野蜂有了識別,因而不再吞吃,這是學習行為.
(3)步驟⑤說明了蟾蜍利用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比高等動物的能力低.
(4)步驟⑥證明了蟾蜍在步驟③④⑤中確實建立起新的學習行為.                           
(5)如果換做某種和蟾蜍食性相同的哺乳動物來做這個實驗,結果會是相同的嗎?如果不是,可能會是什么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韵聦Σ《久枋鲥e誤的是( 。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
C.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病毒
D.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病毒必須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這類生物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北風吹,雁南飛B.黃河入海流,鐵皮生銹
C.雨后春筍D.葵花向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觀察顯微鏡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顯微鏡各結構的名稱
①目鏡;②鏡筒;③物鏡;④載物臺;
⑤遮光器;⑥反光鏡;⑦粗準焦螺旋;⑧細準焦螺旋.
(2)顯微鏡的操作流程
Ⅰ.從顯微鏡箱里拿出顯微鏡時,要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將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上.
Ⅱ.使用顯微鏡前,必須選擇合適的目鏡和物鏡.原則是使用放大倍數較低的目鏡和物鏡(填高或低).
Ⅲ.對光時,要使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從目鏡里看見一個明亮的視野.
Ⅳ.放置標本時,要使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央.
Ⅴ.觀察標本前,還需要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時,眼睛要看著物鏡,同時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距標本約0.5厘米處;再反向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至在視野中看到物體為止.
Ⅵ.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的目的是使物象更清晰.
(3)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發(fā)現視野較暗,則可以調節(jié)遮光器,由小孔變成大孔;調節(jié)反光鏡,由平面鏡變成凹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皮膚的作用中,屬于免疫作用是(  )
A.調節(jié)體溫B.防止細菌侵入C.防止水分蒸發(fā)D.感受外界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