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條DNA分子上有一個基因.×(判斷對錯).

分析 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zhì),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兩種物質(zhì)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jié)構(gòu),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因此染色體>DNA>基因.即

解答 解: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zhì)等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一條染色體上一般有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
故答案為:×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熟記染色體、DNA、基因三者包含關(guā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請根據(jù)如表列出的實驗步驟,推知實驗現(xiàn)象,再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原因.
試管編號放入饅頭加入清水加入唾液振蕩、攪拌搖勻處理溫度與時間冷卻后加碘液
1碎屑02毫升37℃/10min2滴
2碎屑2毫升037℃/10min2滴
3整塊饅頭02毫升37℃/10min2滴
(1)實驗現(xiàn)象,變藍的是2、3號試管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解釋原因:1號試管內(nèi)加入的是唾液,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變成了麥芽糖
(3)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yīng)選用1、3兩只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4)如果把三支試管均放在5℃的環(huán)境下,10分鐘后取出,再滴加碘液,那么各個試管中的顏色變藍,原因是溫度低使唾液淀粉酶的消化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鳥類適應(yīng)空中飛行的特征有體表被羽毛,前肢變成翼、身體呈流線型、體內(nèi)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龍生龍風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說明自然現(xiàn)象中普遍存在著( 。
A.遺傳現(xiàn)象B.生殖現(xiàn)象C.變異現(xiàn)象D.進化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5.白化病人的祖輩一定有人患白化病,他的子女也一定會患白化。粒ㄅ袛鄬﹀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嫁接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嫁接時應(yīng)使兩者形成層對齊才能使其成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的是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流的是動脈血,甲、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 。
A.主動脈和上腔靜脈B.下腔靜脈和肺動脈
C.肺動脈和肺靜脈D.上腔靜脈和主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體循環(huán)的小動脈、小靜脈與毛細血管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其中A是小動脈,理由是血管內(nèi)血液由較粗的血管流向較細的血管.
(2)B是毛血血管,其中紅細胞一般呈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最最慢,C是小靜脈血管,C中的血液中含氧氣較少,是靜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顯微鏡是學習生物學必備的儀器.回答下面的問題,[]里填數(shù)字,橫線內(nèi)填漢字:
(1)要使鏡筒下降,需要轉(zhuǎn)動[9]粗準焦螺旋.   當用高倍鏡觀察時,物象若不夠清晰,需要轉(zhuǎn)動[11]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顯微鏡對光后,從目鏡中看到的視野應(yīng)該是A.
A、白色的   B、黑色的  C、暗灰色的  D、有直射陽光的
(3)已知一臺顯微鏡有5×、10×、15×三個目鏡,有10×、45×兩個物鏡,則這臺顯微鏡的最高放大倍數(shù)是D
A、50倍    B、100倍    C、450倍    D、675倍
(4)若在載玻片上放一塊寫有很小“F”字母的透明紙片,從顯微鏡中觀察到的物像是.如果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視野中心移動,應(yīng)將載玻片向左下方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