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1)圖中所指結構的名稱:
①氣管,②肺,③氣囊.
(2)鳥的呼吸器官是肺,但是鳥的呼吸方式很特別,原因是他還具有發(fā)達的氣囊,可以輔助呼吸.
(3)“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鳥適于飛行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家鴿的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空氣阻力,利于飛行.
②飛行器官發(fā)達:前肢變成了翼,生有幾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龍骨突,其兩側有發(fā)達的胸肌,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
③直腸短,糞便可及時排出體外,這樣可以減輕體重,利于飛行.
④飛行時,體內產生熱量,通過體內的氣囊經呼吸作用,散失到體外,以便保持體溫恒定.
⑤心臟有四腔,心肌發(fā)達,血液輸氧氣能力強.

分析 多數(shù)鳥類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鳥類的身體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身體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飛翔的翼,胸肌發(fā)達,胸骨有龍骨突,長骨中空,消化系統(tǒng)發(fā)達,消化,吸收,排出糞便都很迅速,循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完善,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氧的功能強,有獨特的氣囊,可以幫助呼吸,所以說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設計的.

解答 解:(1)(2)圖中①氣管,②氣囊,③肺,家鴿的體內有許多②氣囊,這些氣囊與③肺想通,在飛行時,當兩翼舉起氣囊擴張,外界的氣體進入肺和氣囊,在肺內進行一次氣體交換.當兩翼下垂時,氣囊收縮,氣囊里的氣體進入肺完成第二次氣體交換后排出體外,所以每呼吸一次進行氣體交換兩次.這樣的呼吸方式叫雙重呼吸,雙重呼吸時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
(3)①家鴿的體形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適于飛行;
②鳥類的前肢進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胸部有很突出龍骨突,家鴿的胸肌特別發(fā)達,可以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③鳥類的直腸很短,糞便隨時排出體外,能減輕飛行時的體重,利于飛行.
④鳥類體內有許多氣囊,協(xié)助肺進行雙重呼吸,飛行時,體內產生的熱量,通過體內的氣囊,經呼吸作用,散發(fā)到體外,以保持體溫恒定.
⑤心臟四腔,心肌發(fā)達,輸氧能力強.
故答案為:(1)氣管;肺;氣囊;
(2)肺;氣囊;
(3)流線;翼;正羽;龍骨突;胸。欢;減輕體重;氣囊;四.

點評 本題考查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可以說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設計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下沒有細胞壁的是(  )
A.大腸桿菌B.酵母菌C.紅細胞D.根尖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假設一顆花生果實有3粒種子,那么這顆花生果實是有(  )
A.1個子房和1個胚珠發(fā)育來的B.1個子房和3個胚珠發(fā)育來的
C.3個子房和1個胚珠發(fā)育來的D.3個子房和3個胚珠發(fā)育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圖中能表示植物在黑夜中進行生理活動的示意圖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是顯微鏡下看到的血涂片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①這種血細胞缺乏,身體一旦受傷便會血流不止
B.②是紅細胞,是三種血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
C.③指的血漿,它具有運載血細胞,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的功能
D.④三種血細胞中只有它沒有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對人體有關血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脈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慢
B.動脈管內都有靜脈瓣,靜脈管內都有動脈瓣
C.可以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量血壓
D.無償獻血或病人打“點滴”時,針頭刺入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甲是人體血液循環(huán)與氣體交換示意,圖中“→”表示血流方向,“…→”表示氣體運動方向,M、N表示器官或組織;右圖表示血液流經某部位時所含物質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某幼兒患先天性心臟病,醫(yī)學診斷為房室瓣缺損,則其心臟在生理方面將會表現(xiàn)出什么異常?心室中的血液會向心房倒流;在人體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類似房室瓣功能的結構 還有動脈瓣和靜脈瓣.
(2)正常人的心臟能將血液泵至全身,上至大腦,下至指、趾末端,這主要是因為心臟的[4]左心室([]中填圖中代碼,其后橫線上填相應的結構名稱)具有非常發(fā)達的肌肉壁,能夠強有力地收縮.
(3)某人患肺炎,若在其上肢點滴消炎藥液,則藥物到達肺部前要依次經過心臟的哪幾個腔室?1、3(用圖中代碼回答).
(4)若圖乙表示血液流經N處時發(fā)生的氣體變化,則曲線a、b分別表示的氣體氧氣、二氧化碳,此時血液的性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由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
(5)某紅細胞隨血液流至M處時,其血紅蛋白會與血液中的氧結合.試寫出該氧分子到達N處組織細胞所經歷的途徑:)M→6→2→4→5→7→N(用圖中代碼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蝙蝠是一種分布很廣的哺乳動物,幾乎所有蝙蝠均于白天憩息,夜出覓食.蝙蝠通常喜歡棲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縫隙、地洞或建筑物內.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過眼、耳、皮膚中的什么來發(fā)現(xiàn)障礙物的,”科學家在一個大房間內豎起金屬絲制成的障礙物,然后記錄撞擊或避開障礙物的蝙蝠數(shù)量,實驗方法和結果見下表.
實驗處理方法被觀察的蝙蝠數(shù)量避開障礙物蝙蝠的百分比(%)
A不做任何處理100071
B蒙住蝙蝠的雙眼100070
C蒙住蝙蝠的雙耳100035
(1)設計實驗A的目的是對照作用.
(2)從實驗A和B中,你能得出的結論是蝙蝠能撞擊或避開障礙物與眼睛無關.
(3)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蝙蝠是通過雙耳來發(fā)現(xiàn)障礙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編號123
饅頭碎屑或塊碎屑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適量
唾液有無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
是否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
保溫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
(1)本實驗共設計了2組對照實驗.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1和3兩只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3)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變成了麥芽糖.
(4)37℃水浴保溫10分鐘的目的是37℃接近人的口腔溫度,適于酶活性的正常發(fā)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