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1695  101703  101709  101713  101719  101721  101725  101731  101733  101739  101745  101749  101751  101755  101761  101763  101769  101773  101775  101779  101781  101785  101787  101789  101790  101791  101793  101794  101795  101797  101799  101803  101805  101809  101811  101815  101821  101823  101829  101833  101835  101839  101845  101851  101853  101859  101863  101865  101871  101875  101881  101889  150026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胎兒發(fā)育成熟大約需要經(jīng)過( 。
A.8周B.20周C.38周D.60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綠色植物葉片經(jīng)暗處理后,再把葉片一部分遮光,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后,經(jīng)脫色,漂洗,再加碘液,遮光部分不變藍色,見光部分變藍,本實驗說明( 。
(1)光合作用需要光;
(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4)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5)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D.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E.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是“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請據(jù)圖回答:

(1)正確的實驗步驟是:③→[④]→⑤→[①]→②.
(2)實驗前對實驗材料進行黑暗處理,目的是為了將葉片內的淀粉耗盡.
(3)實驗選用的葉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設置對照.
(4)分析實驗結果,結論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2014年)“勝利”學習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設計了如下四個裝置,請回答:

(1)每個燒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綠豆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2)除了A和B可形成一組對照外,請你再找出圖中可形成對照的任意一組:B和C(或C和D),它們之間的變量是光照(或溫度).
(3)根據(jù)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請預測哪些裝置中的種子能夠萌發(fā):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做“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1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攪拌;
2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攪拌;
3號試管:加入饅頭塊和2毫升唾液,不攪拌.
將3支試管都放入37攝氏度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后觀察試管中饅頭顏色的變化.
請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1、2兩號試管可形成對照實驗,其變量是唾液,其中實驗組是1號試管;2、3兩號試管不可以(選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對照實驗.
(2)結果發(fā)現(xiàn),1號試管不變色,原因是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麥芽糖.而2號試管和3號試管中的饅頭變成藍色.
(3)設計3號試管的目的是證明什么對饅頭有消化作用A
A.咀嚼            B.唾液               C.溫度            D.PH
(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就開始被消化.但消化淀粉的主要場所是小腸,并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
(5)口腔內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屬于物理性消化.(選填:物理性或化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下面是昆蟲學家做的一個對照實驗.
第一組:提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山地背景中,然后放入6只雞,一分鐘后,山地蝗被吃掉4只.
第二組:提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綠色草叢的背景中,然后放入同樣數(shù)目的雞,一分鐘之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
組別放入蝗蟲蝗蟲顏色背景顏色放入雞數(shù)時間剩余蝗蟲
第一組30灰褐色灰褐色61分鐘26
第二組30灰褐色綠 色61分鐘0
(1)根據(jù)題意,請完成以上的表格,
(2)回答問題:以上實驗中,變量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同學在網(wǎng)上查到了以下資料:溴百里酚藍是一種靈敏的酸堿指示劑,在酸性環(huán)境中呈黃色,中性環(huán)境中呈綠色,堿性環(huán)境中呈藍色.他用如圖裝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chǎn)物,實驗步驟如圖:

(1)按圖甲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打開K1,關閉K2,用手捂住瓶壁后,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此操作是為了檢查裝置氣密性.
(2)將生長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人廣口瓶中,加滿蒸餾水,滴加溴百里酚藍酸堿指示劑,再向瓶內通二氧化碳,直到溶液變黃色.
(3)按圖乙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放在有光照的環(huán)境中.
實驗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看到氣泡從植物表面冒出,導管①的管口處有水排出,溶液呈綠色.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②的管口處,打開K2,木條復燃.
實驗結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產(chǎn)生了氧氣.
(4)若乙圖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請在圖1的坐標上,用筆畫出6:00~24:00該裝置內二氧化碳濃度的大致變化曲線(0:00~6:00的曲線已經(jīng)繪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科學探究說明題:
某校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影響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實驗,其實驗記錄如表:
裝置種子數(shù)空氣溫度實驗結果
A50充足清水2℃0粒萌發(fā)
B50充足清水20℃45粒萌發(fā)
C50充足清水+食醋(模擬酸雨)20℃5粒萌發(f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酸雨和溫度對種子的萌發(fā)的影響.
(2)B裝置中種子的萌發(fā)率為90%.
(3)A裝置與B裝置作為一組進行分析,說明種子萌發(fā)需要適宜的溫度;C裝置與B裝置作為一組進行分析,說明酸雨不利于種子的萌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表示人體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模式圖,數(shù)字1--7表示人體的某些結構,字母A-G代表人體內某些物質.請據(jù)圖回答:
(1)A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叫吸收,A隨血液流動最先到達心臟的.
(2)進入7的F透過肺泡壁 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A和F,在細胞中反應釋放出能量,供人體各項生理活動及維持體溫,請寫出該過程的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該過程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寫出結構名稱).
(3)健康人體內的C液與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質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D液經(jīng)醫(yī)院化驗發(fā)現(xiàn)了許多大分子的蛋白質,說明他腎臟的[3]腎小球部位發(fā)生了病變.
(4)正常人每天可形成原尿約為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其原因是[6]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自去年至今,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地區(qū),造成上萬人喪命.埃博拉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1)埃博拉病毒結構非常簡單,無細胞結構,它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的.其繁殖方式是自我復制.
(2)對患者檢查采血時,針刺破皮膚,病人會感覺到疼痛.如圖所示,痛覺形成的神經(jīng)傳導途徑是A→C→E→F→H.(用箭頭和圖中代碼表示)
(3)埃博拉病毒的傳播途徑是病人的血液、唾液和分泌物等途徑.
(4)“埃博拉”病毒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這種病毒,沒有疫苗注射,也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實際上幾近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經(jīng)感染的病人完全隔離開來.看到這些有關埃博拉病毒的描述,對埃博拉疫情會充滿恐懼,這是一種復雜反射,參與這一反射的神經(jīng)中樞主要有視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從文字中看出控制傳染源是預防埃博拉疫情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