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BD是斜邊上的高,若AB=3,BC=4,AC=5,求BD的長.
解:因為S△ABC=
1
2
AB•BC,S△ABC=
1
2
AC•BD,所以
1
2
AB•BC=
1
2
AC•BD,
所以3×4=5BD,則BD=
12
5

以上求解的基本思想是以三角形的面積不變?yōu)橄嗟汝P系,通過從不同角度表示同一三角形的面積來發(fā)現(xiàn)三角形各邊及其上的高的關系,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常稱為“面積法”,根據(jù)你的理解回答下面的問題:
如圖(2)所示,△ABC中,AD,CE都是△ABC的高,且AD=3cm,CE=2cm,AB=6精英家教網(wǎng)cm,求CB的長.
分析:可通過閱讀后,類比推算.按(1)給出的方法,我們可得出關于圖2中BC,AD,AB,CE的比例關系,有AD,CE,AB的長,求BC就容易多了.
解答:解:因為S△ABC=
1
2
BC•AD=
1
2
AB•CE,所以BC•AD=AB•CE,
所以3BC=6×2,則BC=4cm.
點評: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要讀懂題中給出的計算方法.然后類比推算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1、紹興黃酒是中國名酒之一.某黃酒廠的瓶酒車間先將散裝黃酒灌裝成瓶裝黃酒,再將瓶裝黃酒裝箱出車間,該車間有灌裝,裝箱生產(chǎn)線共26條,每條灌裝,裝箱生產(chǎn)線的生產(chǎn)流量分別如圖1,2所示.某日8:00~11:00,車間內(nèi)的生產(chǎn)線全部投入生產(chǎn),圖3表示該時段內(nèi)未裝箱的瓶裝黃酒存量變化情況,則灌裝生產(chǎn)線的條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用剪刀將形狀如圖(甲)所示的矩形紙片ABCD沿著直線CM剪成兩部分,其中M為AD的中點.用這兩部分紙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圖形,例如圖(乙)中的Rt△BCE就是拼成的一個圖形.
(1)用這兩部分紙片除了可以拼成圖乙中的Rt△BCE外,還可以拼成一些四邊形.請你試一試,把拼好的四邊形分別畫在圖丙、圖丁的虛框內(nèi);
(2)若利用這兩部分紙片拼成的Rt△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設原矩形紙片中的邊AB和BC的長分別為a厘米、b厘米,且a、b恰好是關于x的方程x2-(m-1)x+m+1=0的兩個實數(shù)根,試求出原矩形紙片的面積.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數(shù)學課上,張老師給出了問題:
如圖(1),△ABC為等邊三角形,動點D在邊CA上,動點P邊BC上,若這兩點分別從C、B點同時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由C向A和由B向C運動,連接AP,BD交于點Q,兩點運動過程中AP=BD成立嗎?請證明你的結論;
經(jīng)過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種正確的解題思路:由△ABP≌△BCD,從而得出AP=BD.
在此基礎上,同學們作了進一步探究:
(1)小穎提出:如果把原題中“動點D在邊CA上,動點P邊BC上,”改為“動點D,P在射線CA和射線BC上運動”,其他條件不變,如圖(2)所示,兩點運動過程中∠BQP的大小保持不變.請你利用圖(2)的情形,求證:∠BQP=60°;
(2)小華提出:如果把原題中“動點P在邊BC上”改為“動點P在AB的延長線上運動,連接PD交BC于E”,其他條件不變,如圖(3),則動點D,P在運動過程中,DE始終等于PE.你認為小華的觀點正確嗎?如果正確,寫出證明過程.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婁底)某校九年級學習小組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用兩塊完全相同的且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與AFE按如圖(1)所示位置放置放置,現(xiàn)將Rt△AEF繞A點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角α(0°<α<90°),如圖(2),AE與BC交于點M,AC與EF交于點N,BC與EF交于點P.
(1)求證:AM=AN;
(2)當旋轉角α=30°時,四邊形ABPF是什么樣的特殊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CB與△DFE是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量得它們的斜邊長為8cm,較小銳角為30°,將這兩個三角形擺成如圖(1)所示的形狀,使點B、C、F、D在同一條直線上,且點C與點F重合,將圖(1)中的△ACB繞點C順時針方向旋轉到圖(2)的位置,點E在AB邊上,AC交DE于點G,則線段FG的長為
2
3
2
3
cm(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