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長方形OABC的長AB=5,寬BC=3,將它的頂點O落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上,頂點A,C兩點分別落在x,y軸上,點B在第一象限內(nèi),根據(jù)下列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1,寫出點的坐標:A(
3,0
3,0
),B(
3,5
3,5
),C(
0,5
0,5
);
(2)如圖2,若過點C的直線CD交AB于D,且把長方形OABC的周長分為3:1兩部分,則點D的坐標是(
3,4
3,4

(3)如圖3,將(2)中的線段CD向下平移2個單位,得到C′D′,試計算四邊形OAD′C′的面積.
分析:(1)根據(jù)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特點結合長方形的性質(zhì)寫出點A、B、C的坐標即可;
(2)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再根據(jù)比例求出OC+OA+AD的和,然后求出AD的長度,從而得解;
(3)求出OC′與AD′的長度,然后根據(jù)梯形的面積公式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長方形OABC的長AB=5,寬BC=3,
∴點A、B、C的坐標分別為A(3,0),B(3,5),C(0,5);

(2)長方形OABC的周長=2(5+3)=16,
∵長方形OABC的周長分為3:1兩部分,
∴OC+OA+AD=
3
3+1
×16=12,
即5+3+AD=12,
解得AD=4,
∴點D的坐標為(3,4);

(3)線段CD向下平移2個單位,
則OC′=5-2=3,AD′=4-2=2,
所以,四邊形OAD′C′的面積=
1
2
(2+3)×3=
15
2

故答案為:(1)A(3,0),B(3,5),C(0,5);(2)D(3,4).
點評:本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zhì),主要利用了矩形的性質(zhì),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特點,平移變換,理清點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OABC是一個長方形,其中頂點A,B的坐標分別為(0,a)和(9,a),點E在AB上,且AE=AG,點F在OC上,且OF=
13
OC,點G在OA上,且使△GEC的面積為20,△GFB的面積為16,試求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OABC是長方形,點A、C的坐標分別為A(10,0)、C(0,4),點D是OA的中點,點P在BC邊上運動,當△ODP是腰長為5的等腰三角形時,則滿足條件的點P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學習周報 數(shù)學 滬科八年級版 2009-2010學年 第2期 總158期 滬科版 題型:022

已知長方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點B的坐標為(3,-1),則長方形OABC的面積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長方形OABC的長AB=5,寬BC=3,將它的頂點O落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上,頂點A,C兩點分別落在x,y軸上,點B在第一象限內(nèi),根據(jù)下列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1,寫出點的坐標:A(______),B(______),C(______);
(2)如圖2,若過點C的直線CD交AB于D,且把長方形OABC的周長分為3:1兩部分,則點D的坐標是(______)
(3)如圖3,將(2)中的線段CD向下平移2個單位,得到C′D′,試計算四邊形OAD′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