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某數(shù)學興趣小組在活動課上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已知小亮站著測量,眼睛與地面的距離(AB)是1.7米,看旗桿頂部E的仰角為30°;小敏蹲著測量,眼睛與地面的距離(CD)是0.7米,看旗桿頂部E的仰角為45°.兩人相距5米且位于旗桿同側(點B、D、F在同一直線上).

(1)求小敏到旗桿的距離DF.(結果保留根號)

(2)求旗桿EF的高度.(結果保留整數(shù),參考數(shù)據(jù):≈1.4,≈1.7)

【答案】(1)DF=(4+3)米;(2)旗桿的高度約為10米.

【解析】試題分析:過點AAM⊥EFM,過點CCN⊥EFN,設CN=x,EN=x,AM=5+x,可求EM,在RtΔAEM中利用三角函數(shù)關系可求出DF的長.

2)由EM+FM可求出EF的長.

試題解析:(1)過點AAM⊥EF于點M,過點CCN⊥EF于點N.設CN= x

RtΔECN中, ∵∠ECN=45°

∴EN=CN=x

∴EM=x+0717=x1

∵BD=5

∴AM=BF=5+x

RtΔAEM中, ∵∠EAM=30°

解得

DF= 4+(米)

2EF=x +07="4+"+07=4+3×17+07=98≈10(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若平移點到點,使以點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則正確的平移方法是( )

A. 向左平移()個單位,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

B. 向左平移個單位,再向下平移1個單位

C. 向右平移個單位,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

D. 向右平移2個單位,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ABC中,∠ACB=90°,AC=BC,DAB上一點,連接CD,將CD繞點C順時針旋轉90°CE,連接AE.

(1)連接ED,若CD=,AE=4,求AB的長;

(2)如圖2,若點FAD的中點,連接EB、CF,求證:CF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本題滿分10分)(1)問題發(fā)現(xiàn)

如圖1,ACB和DCE均為等邊三角形,點A、D、E在同一直線上,連接BE,

填空:AEB的度數(shù)為

線段AD、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

(2)拓展探究

如圖2,ACB和D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0, 點A、D、E在同一直線上,CM為DCE中DE邊上的高,連接BE.請判斷AEB的度數(shù)及線段CM、AE、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解決問題如圖3,在正方形ABCD中,CD=.若點P滿足PD=1,且BPD=900,請直接寫出點A到BP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計算:①13+(﹣22)﹣(﹣2

②﹣4

③(×(﹣48

④﹣14﹣(1[23+(﹣32]

2)化簡:①(3mn2m2+(﹣4m25mn

②﹣(2a3b)﹣2(﹣a+4b1

3)先化簡再求值:7x2y22x2y3xy2-4x2yxy2),其中x=﹣2y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軸及已知條件,解答下面的問題:

1)已知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1,-3.觀察數(shù)軸,與點A的距離為3的點表示的數(shù)是 ,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

2)數(shù)軸上,點B關于點A的對稱點表示的數(shù)是 ;

3)若將數(shù)軸折疊,使得A點與C點重合,則與B點重合的點表示的數(shù)是 ;若此數(shù)軸上M,N兩點之間的距離為2019MN的左側),且當A點與C點重合時,M點與N點也恰好重合,則點M表示的數(shù)是 ,點N表示的數(shù)是 。

4)若數(shù)軸上P,Q兩點間的距離為aPQ的左側),表示數(shù)b的點到P,Q的兩點的距離相等,將數(shù)軸折疊,當P點與Q點重合時,點P表示的數(shù)是 ,點Q表示的數(shù)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這兩個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ACB=90°,AC=3,BC=4,以邊BC為直徑作⊙O,交ABD,DE是⊙O的切線,過點BDE的垂線,垂足為E

(1)求證ABCABE;

(2)求D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RtOAB的頂點O與坐標原點重合,AOB=90°,AO=2BO,當點A在反比例函數(shù)(x>0)的圖像上移動時,點B的坐標滿足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 )

A. (x<0) B. (x<0)

C. (x<0) D. (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