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探索:小明在研究數(shù)學問題:已知AB∥CD,AB和CD都不經過點P,探索∠P與∠C的數(shù)量關系.
發(fā)現(xiàn):在如圖中,:∠APC=∠A+∠C;如圖
小明是這樣證明的:過點P作PQ∥AB
∴∠APQ=∠A(_ __)
∵PQ∥AB,AB∥CD.
∴PQ∥CD(__ _)
∴∠CPQ=∠C
∴∠APQ+∠CPQ=∠A+∠C
即∠APC=∠A+∠C
(1)為小明的證明填上推理的依據;
(2)應用:①在如圖中,∠P與∠A、∠C的數(shù)量關系為__ _;
②在如圖中,若∠A=30 ,∠C=70 ,則∠P的度數(shù)為__ _;
(3)拓展:在如圖中,探究∠P與∠A,∠C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答案】(1)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2)∠APC+∠A+∠C=360;40°;(3)
【解析】
(1)過點P作PQ∥AB,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APQ=∠A,∠CPQ=∠C,即可得出答案;
(2)①過點P作PQ∥AB,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APQ+∠A=180°,∠CPQ+∠C=180°,即可得出答案;
②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PEB=∠C=70°,根據三角形外角性質得出即可;
(3)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APG+∠A=180°,求出∠APG=180°-∠A,根據PG∥CD得出∠CPG+∠C=180°,即可得出答案.
(1)證明:過點P作PQ∥AB,
所以∠APQ=∠A(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PQ∥AB,AB∥CD.
∴PQ∥CD(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CPQ=∠C
∴∠APQ+∠CPQ=∠A+∠C
即∠APC=∠A+∠C
故答案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2)①
解:過點P作PQ∥AB,
所以∠APQ+∠A=180°,
∵PQ∥AB,AB∥CD.
∴PQ∥CD,
∴∠CPQ+∠C=180°,
∴∠APQ+∠CPQ+∠A+∠C=360°,
即∠APC+∠A+∠C=360°,
故答案為∠APC+∠A+∠C=360°;
②
解:∵AB∥CD,∠C=70°,
∴∠PEB=∠C=70°,
∵∠A=30°,
∴∠P=∠PEB-∠A=40°,
故答案為40°;
(3)解:
∠APC=∠A-∠C.
理由是:如圖4,過點P作PG∥AB,
∵PG∥AB,
∴∠APG+∠A=180°,
∴∠APG=180°-∠A
∵PG∥AB,AB∥CD,
∴PG∥CD,(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CPG+∠C=180°,
∴∠CPG=180°-∠C,
∴∠APC=∠CPG-∠APG=∠A-∠C.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ABC 中,∠ABC和∠ACB的平分線交于點O,過點O作EF∥BC,交AB于點E,交AC于點F.
(1)若∠ABC=40°,∠ACB=60°,求∠BOE+∠COF的度數(shù);
(2)若△AEF的周長為8 cm,且BC=4 cm,求△ABC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1,D是等邊三角形ABC邊BA上一動點(點D)與點B不重合,連接CD,以CD為邊在BC上方作等邊三角形DCE,連接AE,你能發(fā)現(xiàn)AE與B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嗎?并證明你發(fā)現(xiàn)的結論.
(2)如圖二,當動點D在等邊三角形ABC邊BA上運動時(點D與點B不重合),連接DC,以DC為邊在其上方、下方分別作等邊三角形DCE和等邊三角形DCF,連接AE,BF,探究AE,BF與AB有何數(shù)量關系?并證明你探究的結論.
(3)如圖三,當動點D在等邊三角形ABC邊BA的延長線上運動時,其他作法與圖2相同,若AE=8,BF=2,請直接寫出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O是坐標原點,點A的坐標是(5,0),點B是y軸正半軸上一動點,以OB、OA為邊作矩形OBCA,點E、H分別在邊BC和邊OA上,將△BOE沿著OE對折,使點B落在OC上的F點處,將△ACH沿著CH對折,使點A落在OC上的G點處.
(1)如圖1,求證:四邊形OECH是平行四邊形;
(2)如圖2,當點B運動到使得點F、G重合時,求點B的坐標,并判斷四邊形OECH是什么四邊形?說明理由;
(3)當點B運動到使得點F,G將對角線OC三等分時,如圖3,如圖4,分別求點B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早晨,小剛沿著通往學校唯一的一條路(直路)上學,途中發(fā)現(xiàn)忘帶飯盒,停下往家里打電話,媽媽接到電話后帶上飯盒馬上趕往學校,同時小剛返回,兩人相遇后,小剛立即趕往學校,媽媽回家,15分鐘媽媽到家,再經過3分鐘小剛到達學校,小剛始終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剛和媽媽的距離y(單位:米)與小剛打完電話后的步行時間t(單位:分)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下列四種說法:
①打電話時,小剛和媽媽的距離為1250米;
②打完電話后,經過23分鐘小剛到達學校;
③小剛和媽媽相遇后,媽媽回家的速度為150米/分;
④小剛家與學校的距離為2550米.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
下面是小明同學“作一個角等于的直角三角形”的尺規(guī)作圖過程.
已知:線段(如圖1)
求作:,使,,
作法:如圖2,
(1)分別以點,點為圓心,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連接
(2)連接并延長,使得;
(3)連接
就是所求的直角三角形
證明:連接.
由作圖可知,,
∴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定義)
∴(等邊三角形每個內角都等于)
∴
∴(等邊對等角)
在中,(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
∴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即,
∴就是所求作的直角三角形
請你參考小明同學解決問題的方式,利用圖3再設計一種“作一個角等于的直角三角形”的尺規(guī)作圖過程(保留作圖痕跡),并寫出作法,證明,及推理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下列方程:
(1)2(10﹣0.5y)=﹣(1.5y+2)
(2)(x﹣5)=3﹣(x﹣5)
(3)﹣1=
(4)x﹣(x﹣9)=[x+(x﹣9)]
(5) -=0.5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計算:(-1)3-×[2-(-3)2]
(2) 計算:(﹣12)+(+30)﹣(+65)﹣(﹣47)
(3) 計算:39×(﹣12)
(4) 計算:(﹣1000)×(﹣+﹣0.1)
(5)化簡:﹣4(a3﹣3b)+(﹣2b2+5a3)
(6)化簡:2a﹣2(﹣0.5a+3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