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A-2,5),B-3,3),C1,2),點Pm,n)是三角形ABC內(nèi)任意一點,三角形經(jīng)過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點P的對應點為P1m+6,n-2).

1)直接寫出平移后點A1、B1、C1的坐標分別為

2)畫出三角形ABC平移后的三角形A1B1C1

【答案】1(4,3)3,1)(70;2)見解析.

【解析】

1)利用點P和點為P1坐標特征確定平移的方向與距離,然后根據(jù)此平移規(guī)律可確定點B1的坐標;
2)利用(1)中的平移規(guī)律確定A1、B1、C1,然后描點依次連接即可.

1)由點Pm,n)的對應點為P1m+6,n-2)可得:A1-2+6,5-2)=(4,3),B1-3+6,3-2)=(3,1),C11+62-2)=(7,0);
2)由(1)將A1、B1、C1三點標在坐標軸上,再依次連接,如圖,△A1B1C1為所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家與姥姥家相距24km. 小亮8:00從家出發(fā),騎自行車去姥姥家,媽媽8:30從家出發(fā),乘車沿相同路線去姥姥家. 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小亮和媽媽的行進路程S(km)與北京時間t()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象得到下列結(jié)論,其中錯誤的是(

A. 小亮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12km/h

B. 媽媽比小亮提前0.5小時到達姥姥家

C. 媽媽在距家12km處追上小亮

D. 9:30媽媽追上小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一黃金周期間,南陽動物園在7天假期中每天游客的人數(shù)變化如下表:(正數(shù)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數(shù),負數(shù)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數(shù))

(1)930日的游客人數(shù)記為a萬人,請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102日的游客人數(shù);

(2)請判斷7天內(nèi)游客人數(shù)最多的是哪天?

(3)930日的游客人數(shù)為2萬人,門票每人10元,問黃金周期間南陽動物園門票收入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ABCD.

(1)則圖①中的∠1+2的度數(shù)是180°.

(2)則圖②中的∠1+2+3的度數(shù)是多少?

解:如圖⑤,過點EEFAB(為了解題的需要,添加的線叫做輔助線,輔助線常常畫成虛線).

所以∠1+AEF=180°.

因為ABCD

所以CDEF.

所以∠FEC+3=180°.

所以∠1+2+3=360°.

認真閱讀(2)的解題過程,求圖③中∠1+2+3+4的度數(shù)是多少?探究圖④中∠1+2+3+4+…+n的度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的圖象反映的過程是:張強從家跑步去體育場,在那里鍛煉了一陣后又走到文具店去買筆,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時間,y表示張強離家的距離.根據(jù)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體育場離張強家_____千米;

(2)體育場離文具店_____千米,張強在文具店停留了_____分;

(3)張強從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y=x2+(1﹣a)x+1是關(guān)于x的二次函數(shù),當x的取值范圍是1≤x≤3時,yx=1時取得最大值,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

A. a≤﹣5 B. a≥5 C. a=3 D. 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中,∠B=90°,AB=6cm,BC=8cm.

(1)點P從點A開始沿AB邊向B以1cm/s的速度移動,點Q從B點開始沿BC邊向點C以2cm/s的速度移動.如果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經(jīng)過幾秒,使PBQ的面積等于8cm2

(2)點P從點A開始沿AB邊向B以1cm/s的速度移動,點Q從B點開始沿BC邊向點C以2cm/s的速度移動.如果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線段PQ能否將ABC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若能,求出運動時間;若不能說明理由.

(3)若P點沿射線AB方向從A點出發(fā)以1cm/s的速度移動,點Q沿射線CB方向從C點出發(fā)以2cm/s的速度移動,P,Q同時出發(fā),問幾秒后,PBQ的面積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文化用品商店用2000元購進一批學生書包,面市后發(fā)現(xiàn)供不應求,商店又購進第二批同樣的書包,所購數(shù)量是第一批購進數(shù)量的3倍,但單價貴了4元,結(jié)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

1)求第一批購進書包的單價是多少元?

2)若商店銷售這兩批書包時,每個售價都是120元,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廠甲、乙兩名工人參加操作技能培訓,現(xiàn)分別從他們在培訓期間參加的若干次測試成績中隨機抽取5次,記錄如下:

85

88

84

85

83

83

87

84

86

85

1)請你分別計算這兩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2)現(xiàn)要從中選派一人參加操作技能比賽,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考慮,你認為選派哪名工人參加合適?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