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如圖.一個有彈性的小球從點A下落到地面,彈起到點B后,再次落到地面又彈起到點C,已知彈起的高度是前一次落下高度的80%.
(1)若點C的高度為80cm,求點A的高度?
(2)在點A的高度與(1)中相同的狀態(tài)下,小球又從點A下落,落到高出地面20cm的平臺上,彈起到點B'再下落(彈性不變).求此時點B'離地面的高度?
(3)若小球從點M下落到地面,彈起到點N后,又落下至高出地面20cm的平臺上,再次彈起到點P.為了使點P離地面的高度不低于80cm,則點M離地面的高度至少為多高?
分析:(1)根據(jù)彈起的高度是前一次落下高度的80%,點C的高度為80cm,即可求出點A的高度;
(2)設點B'離地面的高度為h,則有(125-20)×80%+20=h,繼而求出點B'離地面的高度;
(3)設點M離地面的高度至少h,則有(h×80%-20)×80%+20≥80,繼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1)設點A的高度為h,則有h×80%×80%=80,
解得:h=125cm.
(2)設點B'離地面的高度為h,則有(125-20)×80%+20=h,
解得:h=104cm.
(3)設點M離地面的高度至少h,則有(h×80%-20)×80%+20≥80,
解得:x≥118.75cm,
即點M離地面的高度至少118.75cm.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實際應用,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難度不大,關鍵是讀懂題意列出方程和不等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新教材完全解讀 七年級數(shù)學 (下冊) (配人教版新課標) (第1次修訂版) 配人教版新課標 題型:044

實際應用.

(1)如圖所示,5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小格組成一個“+”字形,今要將它適當剪裁后再拼成一個正方形,你知道這個新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嗎?

(2)面積都是10的圓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通過計算求解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3)如圖所示,在一根無彈性的細棉線下系一個金屬小球,線的上端系在某處便構成一個單擺,當擺角比較小時(<5°),單擺的擺動周期為T=2π,T(秒)即為周期,l(米)為擺長,g(米/秒2)為重力加速度(g=9.8米/秒2),當l=1米時,擺動周期約是多少?(≈3.1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