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義烏)如圖1,已知∠ABC=90°,△ABE是等邊三角形,點P為射線BC上任意一點(點P與點B不重合),連接AP,將線段AP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線段AQ,連接QE并延長交射線BC于點F.
(1)如圖2,當BP=BA時,∠EBF=______°,猜想∠QFC=______°;
(2)如圖1,當點P為射線BC上任意一點時,猜想∠QFC的度數(shù),并加以證明;
(3)已知線段AB=2,設BP=x,點Q到射線BC的距離為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

【答案】分析:(1)∠EBF與∠ABE互余,而∠ABE=60°,即可求得∠EBF的度數(shù);利用觀察法,或量角器測量的方法即可求得∠QFC的度數(shù);
(2)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鄰的兩內(nèi)角的和,證明∠BAP=∠EAQ,進而得到△ABP≌△AEQ,證得∠AEQ=∠ABP=90°,則∠BEF=180°-∠AEQ-∠AEB=180°-90°-60°=30°,∠QFC=∠EBF+∠BEF;
(3)過點F作FG⊥BE于點G,過點Q作QH⊥BC,根據(jù)△ABP≌△AEQ得到:設QE=BP=x,則QF=QE+EF=x+2.點Q到射線BC的距離y=QH=sin60°×QF=(x+2),即可求得函數(shù)關系式.
解答:證明:(1)∵∠ABC=90°,∠BAE=60°,
∴∠EBF=30°;(1分)
則猜想:∠QFC=60°;(2分)

(2)∠QFC=60°.                      (1分)
∵∠BAP=∠BAE+∠EAP=60°+∠EAP,∠EAQ=∠QAP+∠EAP=60°+∠EAP,
∴∠BAP=∠EAQ
在△ABP和△AEQ中,

∴△ABP≌△AEQ (SAS)
∴∠AEQ=∠ABP=90°
∴∠BEF=180°-∠AEQ-∠AEB=180°-90°-60°=30°,
∴∠QFC=∠EBF+∠BEF=30°+30°=60;

(3)在圖1中,過點F作FG⊥BE于點G.
∵△ABE是等邊三角形,
∴BE=AB=2
由(1)得∠EBF=30°.
又∵∠QFC=60°
∴∠EBF=∠BEF,
∴BF=EF,
∵FG⊥BE
∴BG==
∴BF==2.
∴EF=2.                                       (1分)
∵在Rt△ABP和Rt△AEQ中,

∴△ABP≌△AEQ.
設QE=BP=x,
則QF=QE+EF=x+2.                               (2分)
過點Q作QH⊥BC,垂足為H.
在Rt△QHF中,y=QH=sin60°×QF=(x+2).(x>0)
即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y=x+.            (3分)
點評:本題把圖形的旋轉(zhuǎn),與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函數(shù),以及函數(shù)相結(jié)合,是一個比較難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3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