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數(shù)軸上A,B兩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分別為10和15,點P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正方向運動,點Q同時從原點O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正方向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1)當0<t<5時,用含t的式子填空:

BP=_______,AQ=_______

(2)當t=2時,求PQ的值;

(3)當PQ=AB時,求t的值.

【答案】(1)5-t,10-2t;(2)8;(3)t=12.57.5.

【解析】試題分析:(1)先求出當0t5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t15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t10,再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求出BPAQ的長;

2)先求出當t=2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2=12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2=4,再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求出PQ的長;

3)由于t秒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t,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t,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出PQ=|2t10+t|=|t10|,根據(jù)PQ=AB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試題解析:解:(10t5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t15,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t10,BP=15﹣10+t=5﹣t,AQ=10﹣2t

故答案為:5﹣t10﹣2t;

2)當t=2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2=12,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2=4,所以PQ=12﹣4=8;

3t秒時,P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10+t,Q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為2t,PQ=|2t10+t|=|t10|,PQ=AB,|t10|=2.5,解得t=12.57.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奧運會射擊比賽冠軍在以后的某次比賽中,“有一槍脫靶”,這一事件是__________(填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或隨機事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形中,屬于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A.銳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菱形D.對角互補的四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32×(﹣5)+16÷(﹣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勾股定理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中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為勾股形,并且直角邊中較小者為勾,另一長直角邊為股,斜邊為弦。我國西漢《周髀算經(jīng)》中周公與商高對話中涉及勾股定理,所以這個定理也有人稱商高定理,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相傳是古希臘數(shù)學家兼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發(fā)現(xiàn)的。

我們知道,可以用一個數(shù)表示數(shù)軸上的一個點,而每個數(shù)在數(shù)軸上也有一個點與之對應,F(xiàn)在把這個數(shù)軸叫做x軸,同時,增加一個垂直于x軸的數(shù)軸,叫做y軸,如下圖。這樣,我們可以用一組數(shù)對來表示平面上的一個點,同時,平面上的一個點也可以用一組數(shù)對來表示,比如下圖中A點的位置可以表示為(2,3),而數(shù)對(2,3)所對應的點即為A。若平面上的點M ,N ,我們定義點M、Nx軸方向上的距離為: ,點M、Ny軸方向上的距離為: 。例如,點G3,4)與點H1,-1)在x軸方向上的距離為:|3-1|=2,點MNy軸方向上的距離為:|4--1|=5。

1)若點B位置為(-1,-1),請在圖中畫出點B;圖中點C的位置用數(shù)對______來表示。

2)在(1)條件下,A、B兩點在x軸方向上的距離為________,在y軸方向上的距離為_______,A、B兩點間的距離為______;若E點、F點的位置分別為(a,b)、(c,d),點E、F之間的距離為|EF|,則=_______________。

3)有一個點D,它與(0,0)點的距離為1,請畫出D點所有可能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關于x的方程ax2+bx+c=0,若a﹣b+c=0,則該方程一定有一個根是(
A.﹣1
B.0
C.1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銳角△ABC中,AB=AC,ADBC邊上的高,EAC中點.

(1)如圖1,過點CCFABF點,連接EF.若∠BAD=20°,求∠AFE的度數(shù);

(2)若M為線段BD上的動點(點M與點D不重合),過點CCNAMN點,射線EN,AB交于P點.

①依題意將圖2補全;

②小宇通過觀察、實驗,提出猜想:在點M運動的過程中,始終有∠APE=2∠MAD

小宇把這個猜想與同學們進行討論,形成了證明該猜想的幾種想法:

想法1:連接DE,要證∠APE=2∠MAD,只需證∠PED=2∠MAD

想法2:設∠MAD=α,∠DAC=β,只需用αβ表示出∠PEC,通過角度計算得∠APE=2α

想法3:在NE上取點Q,使∠NAQ=2∠MAD,要證∠APE=2∠MAD,只需證△NAQ∽△APQ.……

請你參考上面的想法,幫助小宇證明∠APE =2∠MAD.(一種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餐廳中,一張桌子可坐6人,有以下兩種擺放方式:

1)有4張桌子,用第一種擺設方式,可以坐   人;用第二種擺設方式,可以坐   人;

2)有n張桌子,用第一種擺設方式可以坐   人;用第二種擺設方式,可以坐   人(用含有n的代數(shù)式表示);

3)一天中午,餐廳要接待120位顧客共同就餐,但餐廳中只有30張這樣的長方形桌子可用,且每6張拼成一張大桌子,若你是這家餐廳的經(jīng)理,你打算選擇哪種方式來擺放餐桌,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箱體長AB=50cm,拉桿最大伸長距離BC=35cm,(點A、B、C在同一條直線上),在箱體的底端裝有一圓形滾輪⊙A,⊙A與水平地面切于點D,AE∥DN,某一時刻,點B距離水平面38cm,點C距離水平面59cm.

(1)求圓形滾輪的半徑AD的長;

(2)當人的手自然下垂拉旅行箱時,人感覺較為舒服,已知某人的手自然下垂在點C處且拉桿達到最大延伸距離時,點C距離水平地面73.5cm,求此時拉桿箱與水平面AE所成角∠CAE的大。ň_到1°,參考數(shù)據(jù):sin50°≈0.77,cos50°≈0.64,tan50°≈1.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