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已知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是線段AC的中點,點E是線段BC的中點.

(1)若線段DE=11cm,求線段AB的長.
(2)若線段CE=4cm,求線段DB的長.

【答案】
(1)解:如圖:因為點D是線段AC的中點,點E是線段BC的中點,

所以AC=2CD,BC=2CE,
所以AB=AC+BC=2(DC+CE)=2DE=22cm
(2)解:因為點E是線段BC的中點,所以BC=2CE=8cm.
因為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是線段AC的中點,
所以DC= AC= BC=4cm,
所以DB=DC+CB=4+8=12cm
【解析】(1)根據(jù)點D是線段AC的中點,點E是線段BC的中點可求AC,BC,再由AB的構成AB=AC+BC計算;(2)方法同(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為8,B是數(shù)軸上一點,且AB=14,動點P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向左勻速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t>0)秒.

(1)點B表示的數(shù)為 , 點P表示的數(shù)為(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動點H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向左勻速運動,若點P,H同時出發(fā),問點P運動多少秒時追上點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的平方根是(
A.2
B.16
C.±2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像經(jīng)過點A(k,9),且y的值隨x的值的增大而增大,則k的值是(  )

A. -3 B. 3 C. -9 D.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3世紀數(shù)學家斐波那契的(計算書)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在羅馬有7位老婦人,每人趕著7頭毛驢,每頭驢馱著7只口袋,每只口袋里裝著7個面包,每個面包附有7把餐刀,每把餐刀有7只刀鞘”,則刀鞘數(shù)為( 。
A.42
B.49
C.76
D.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沿著BC方向平移,如圖:B與C重合,C與D重合,A與E重合,已知△ABC的面積為3。求△ABC平移過程中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y=(x32+4,當1≤x≤4時,函數(shù)值y的取值范圍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6柳州)如圖1,拋物線的頂點坐標為(0,﹣1),且經(jīng)過點A(﹣2,0).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將拋物線中在x軸下方的圖象沿x軸翻折到x軸上方,x軸上方的圖象保持不變,就得到了函數(shù)圖象上的任意一點,直線l是經(jīng)過(0,1)且平行與x軸的直線,過點P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D,猜想并探究:PO與PD的差是否為定值?如果是,請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注:在解題過程中,如果你覺得有困難,可以閱讀下面的材料)

附閱讀材料: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A(,),B(),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AB|=,這個公式叫兩點間距離公式.

例如:已知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1,2),(2,﹣2),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AB|==5.

2因式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交x軸于A,B兩點,交y軸于點C(0,3),tanOAC=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H是線段AC上任意一點,過H作直線HNx軸于點N,交拋物線于點P,求線段PH的最大值;

(3)點M是拋物線上任意一點,連接CM,以CM為邊作正方形CMEF,是否存在點M使點E恰好落在對稱軸上?若存在,請求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