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菱形的周長100cm,一條對角線長為14cm,則它的面積是( 。
A、84cm2B、168cm2C、336cm2D、672cm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七邊形外角和為(  )
A、180°B、360°C、900°D、12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課堂上,老師將圖1中△AOB點逆時針旋轉,在旋轉中發(fā)現(xiàn)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但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當△AOB旋轉90°時,得到△A1OB1,已知A(4,2)、B(3,0).
(Ⅰ)A1點的坐標為(
 
 
);B1點的坐標為(
 
,
 
);△A1OB1的面積是
 
;
(Ⅱ)課后,小玲和小惠對該問題繼續(xù)進行探究,將圖2中△AOB繞AO的中點C逆時針旋轉90°得到△A′O′B′,設O′B′交OA于D,O′A′交x軸于E.此時O′的坐標分別為(3,-1),且O′B′經(jīng)過B點.求A′點,B′點的坐標和四邊形CEBD的面積;
(Ⅲ)在(Ⅱ)的條件下,求△AOB外接圓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C=90°,AC=6,BC=8.動點P從點A開始沿折線AC-CB-BA運動,點P在AC,CB,BA邊上運動的速度分別為每秒3,4,5 個單位.直線l從與AC重合的位置開始,以每秒
43
個單位的速度沿CB方向平行移動,即移動過程中保持l∥AC,且分別與CB,AB邊交于E,F(xiàn)兩點,點P與直線l同時出發(fā),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當點P第一次回到點A時,點P和直線l同時停止運動
(1)①當t=3秒時,點P走過的路徑長為
 
;②當t=
 
秒時,點P與點E重合;③當t=
 
秒時,PE∥AB;
(2)當點P在AC邊上運動時,將△PEF繞點E逆時針旋轉,使得點P的對應點M落在EF上,點F的對應點記為點N,當EN⊥AB時,求t的值;
(3)當點P在折線AC-CB-BA上運動時,作點P關于直線EF的對稱點,記為點Q.在點P與直線l運動的過程中,若形成的四邊形PEQF為菱形,請直接寫出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①,在菱形ABCD中,AD=BD=1,現(xiàn)將△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圖②,則陰影部分的周長為(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菱形的對角線相等B、兩組鄰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C、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菱形D、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菱形的對角線分別長為6和8,則該菱形的周長為( 。
A、5B、15C、20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菱形ABCD的周長為48cm,對角線AC、BD相交于O點,E是AD的中點,連接OE,則線段OE的長等于( 。
A、4cmB、5cmC、6cmD、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2011,-3,|5|,0,2.8,-20%,
7
2
,1.2,26九個數(shù)中,正分數(shù)有______,負有理數(shù)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