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梯子AB靠在墻上,梯子的底端A到墻根O的距離為2m,梯子頂端B到地面距離為7m,現(xiàn)將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動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墻根O的距離等于3m,同時梯子的頂端B下降至B’,那么BB’的長為
A.等于1mB.大于1mC.小于1mD.以上答案都不對
C

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OA=2,OB=7,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梯子移動過程中長短不變,所以AB=A′B′,又由題意可知OA′=3,利用勾股定理分別求OB′長,把其相減得解.
在直角三角形AOB中,因為OA=2,OB=7
由勾股定理得:AB=,
由題意可知AB=A′B′=
又OA′=3,根據(jù)勾股定理得:OB′=,
∴BB′=,
故選C.
點評:勾股定理的應用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點,貫穿于整個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是中考中比較常見的知識點,一般難度不大,需熟練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線段AG,BG分別交CD于點E,F(xiàn),DE=CF.求證:△GAB是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Rt△AB′C′是由Rt△ABC繞點A順時針旋轉得到的,連結CC′交斜邊于點E,CC′的延長線交BB′于點F。

(1)若AC=3,AB=4,求
(2)證明:△ACE∽△FBE;
(3)設∠ABC=,∠CAC′=,試探索、滿足什么關系時,△ACE與△FBE是全等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三角形兩邊長是4和7,第三邊是方程的根,則第三邊長是(    )
A.5B.11C.5或11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如下圖的紙片ABCD中,∠B=120°,∠D=50°,如果將其右下角向內折出三角形PCR,恰使CP//AB,RC//AD,那么∠C=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觀察以下圖形,回答問題:  
   
(1)圖②有    個三角形;圖③有___ _ 個三角形;圖④有___  _個三角形;……
猜測第七個圖形中共有  個三角形;
(2)按上面的方法繼續(xù)下去,第個圖形中有      個三角形(用的代數(shù)式表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剛做好的門框架上,工人師傅為了避免門框變形,在矩形的框架上斜釘一根木條,這是利用           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Δ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線交于一點O,如果∠A=x,∠BOC=y,則寫出y與x的關系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1)所示,E為矩形ABCD的邊AD上一點,動點P、Q同時從點B出發(fā),點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線BE—ED—DC運動到點C時停止,點Q以2cm/秒的速度沿BC運動到點C時停止.設P、Q同時出發(fā)t秒時,△BPQ的面積為ycm2.已知y與t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如圖(2)(其中曲線OG為拋物線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為線段),則下列結論:

①當0<t≤5時,y=t2;②當t=6秒時,△ABE≌△PQB;③cos∠CBE=;
④當t=秒時,△ABE∽△QBP;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