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為邊長為10的等邊三角形,D是BC邊上一動點:

①如圖1,點E在AC上,且BD=CE,BE交AD于F,當D點滑動時,∠AFE的大小是否變化?若不變,請求出其度數(shù).
②如圖2,過點D作∠ADG=60°與∠ACB的外角平分線交于G,當點D在BC上滑動時,有下列兩個結論:①DC+CG的值為定值;②DG-CD的值為定值.其中有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選擇正確的結論加以證明并求出其值.

解:①∠AFE的大小不變,其度數(shù)為60°,理由為:
∵△ABC為等邊三角形,
∴AB=BC,∠ABD=∠C=60°,
在△ABD和△BCE中,
,
∴△ABD≌△BCE(SAS),
∴∠BAD=∠CBE,
又∠BAD+∠ADB=120°,
∴∠CBE+∠ADB=120°,
∴∠BFD=60°,
則∠AFE=∠BFD=60°;
②正確的結論為:DC+CG的值為定值,理由如下:
連接AG,如圖2所示:

∵△ABC為等邊三角形,
∴AB=BC=AC,∠ABD=∠ACB=∠BAC=60°,
又CG為∠ACB的外角平分線,
∴∠ACG=60°,
又∵∠ADG=60°,
∴∠ADG=∠ACG,即A,D,C,G四點共圓,
∴∠DAG+∠DCG=180°,又∠DCG=120°,
∴∠DAG=60°,即∠DAC+∠CAG=60°,
又∵∠BAD+∠DAC=60°,
∴∠BAD=∠GAC,
在△ABD和△ACG中,
,
∴△ABD≌△ACG(ASA),
∴DB=GC,又BC=10,
則BC=BD+DC=DC+CG=10,即DC+CG的值為定值.
分析:①∠AFE的大小不變,其度數(shù)為60°,理由如下:由三角形ABC為等邊三角形,得到三條邊相等,三個內(nèi)角相等,都為60°,可得出AB=BC,∠ABD=∠C,再由BD=CE,利用SAS可得出三角形ABD與三角形BCE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可得出∠BAD=∠CBE,在三角形ABD中,由∠ABD為60°,得到∠BAD+∠ADB的度數(shù),等量代換可得出∠CBE+∠ADB的度數(shù),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求出∠BFD的度數(shù),根據(jù)對應角相等可得出∠AFE=∠BFD,可得出∠AFE的度數(shù)不變;
②連接AG,如圖所示,由三角形ABC為等邊三角形,得出三條邊相等,三個內(nèi)角都相等,都為60°,再由CG為外角平分線,得出∠ACG也為60°,由∠ADG為60°,可得出A,D,C,G四點共圓,根據(jù)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可得出∠DAG與∠DCG互補,而∠DCG為120°,可得出∠DAG為60°,根據(jù)∠BAD+∠DAC=∠DAC+∠CAG=60°,利用等式的性質得到∠BAD=∠CAG,利用ASA可證明三角形ABD與三角形ACG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可得出BD=CG,由BC=BD+DC,等量代換可得出CG+CD=BC,而BC=10,即可得到DC+CG為定值10,得證.
點評:此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四點共圓的條件,以及圓內(nèi)接四邊形的性質,利用了等量代換及轉化的思想,熟練掌握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C是邊長為6c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P,Q同時從A、B兩點出發(fā),分別沿AB、BC方向精英家教網(wǎng)勻速運動,其中點P運動的速度是1cm/s,點Q運動的速度是2cm/s,當點Q運動到點C時,P,Q都停止運動.
(1)出發(fā)后運動2s時,試判斷△BPQ的形狀,并說明理由;那么此時PQ和AC的位置關系呢?請說明理由;
(2)設運動時間為t,△BPQ的面積為S,請用t的表達式表示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為邊長為10的等邊三角形,D是BC邊上一動點:

①如圖1,點E在AC上,且BD=CE,BE交AD于F,當D點滑動時,∠AFE的大小是否變化?若不變,請求出其度數(shù).
②如圖2,過點D作∠ADG=60°與∠ACB的外角平分線交于G,當點D在BC上滑動時,有下列兩個結論:①DC+CG的值為定值;②DG-CD的值為定值.其中有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選擇正確的結論加以證明并求出其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ABC是邊長為6c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P,Q同時從A、B兩點出發(fā),分別沿AB、BC方向勻速運動,其中點P運動的速度是1cm/s,點Q運動的速度是2cm/s,當點Q運動到點C時,P,Q都停止運動.
(1)出發(fā)后運動2s時,試判斷△BPQ的形狀,并說明理由;那么此時PQ和AC的位置關系呢?請說明理由;
(2)設運動時間為t,△BPQ的面積為S,請用t的表達式表示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C是邊長為6c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P、Q同時從A、B兩點出發(fā),分別沿AB、BC方向勻速運動,其中點P運動的速度是1cm/s,點Q運動的速度是2cm/s,當點Q到達點C時,P、Q兩點都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s),解答下列問題。

(1)當t=2時,判斷△BPQ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設△BPQ的面積為S(cm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作QR∥BA交AC于點R,連接PR,當t為何值時,△APR∽△PR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