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如圖,已知點A(-12,0),B(3,0),點C在y軸的正半軸上,且∠ACB=90°.
(1)求點C的坐標;
(2)求Rt△ACB的角平分線CD所在直線l的解析式;
(3)在l上求出滿足S△PBC=S△ABC的點P的坐標;
(4)已知點M在l上,在平面內是否存在點N,使以O、C、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N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OC是直角△ABC斜邊上的高線,則△AOC∽△COB,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的比相等,即可求得OC的長,進而求得C的坐標;
(2)過點D作DE⊥BC于點E.設DB的長為m,在直角△BDE中,利用三角函數利用m表示出DE和BE的長,進而表示出CE的長,根據BE+CE=BC即可得到一個關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則D的橫坐標即可求解,然后利用待定系數法即可求得函數的解析式;
(3)延長AB到Q使BG=AB,根據S△PBC=S△ABC則點P一定在經過AB的中點或Q平行于直線BC的直線上,這條直線與l的交點就是P點;
(4)當OC是菱形的對角線時,MN一定在AC的中垂線上,且MN一定關于OC對稱,據此即可求得N的坐標;
當OC是菱形的一條邊時,依據M在直線l上,即可求得M的坐標,再由MN∥OC,MN=OC即可得出N點坐標.
解答:解:(1)由△AOC∽△COB,可得OC2=OA×OB=36,
∴OC=6
又∵點C在y軸的正半軸上,
∴點C的坐標是(0,6);

(2)過點D作DE⊥BC于點E.設DB的長為m.
在Rt△DEB中,DE=DB•sinB=m•=m,BE=DB•cosB=m
在Rt△DEC中,∠DEC=45°,于是CE=DE=m
由CE+BE=BC,即m+m=3,解得m=5
又由OA>OB,知點D在線段OA上,OB=3,所以OD=2,故點D(-2,0);
設直線l的解析式為:y=kx+b,把C(0,6)和D(-2,0)代入y=kx+b中,

解得
故直線l的解析式為:y=3x+6;

(3)①取AB的中點F(-4.5,0),過點F作BC的平行線交直線l于點P1,連接CF.
易知S△P1BC=S△FBC=S△ACB,∴點P1為符合題意的點.
直線P1F可由直線BC向左平移BF個單位得到(即向左平移7.5個單位)
而直線BC的解析式為y=-2x+6,

即直線P1F的解的式為y=-2(x+7.5)+6即
y=-2x-9,由得點P1(-3,-3)
②在直線l上取點P2使C P2=C P1,此時有S△P2BC=S△P1BC=S△ACB,∴點符P2合題意.
由C P2=C P1,可得點P2的坐標為(3,15),∴點P(-3,-3)或P(3,15)可使S△PBC=S△APBC

(4)當OC是菱形的對角線時,OC的中點的坐標是(0,3),則把y=3代入l的解析式得:3x+6=3,
解得:x=-1.
則M的坐標是(-1,3),N的坐標是(1,3);
當OC是菱形的一條邊時,點N的坐標是(-,-),(,),(-,-).
故N的坐標是(1,3)或(-,-)或()或(-,-).
點評:本題是待定系數法求函數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積,直線平行的條件,菱形的性質的綜合應用,正確進行討論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16、如圖,已知點D是∠ABC的平分線上一點,點P在BD上,PA⊥AB,PC⊥BC,垂足分別為A,C、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已知點C為反比例函數y=-
6x
上的一點,過點C向坐標軸引垂線,垂足分別為A、B,那么四邊形AOBC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已知點A、B、C、D均在已知圓上,AD∥BC,AC平分∠BCD,∠ADC=120°,四邊形ABCD的周長為10cm.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A、
3
2
B、
3
-
3
C、2
3
D、4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點D為△ABC中AC邊上一點,且AD:DC=3;4,設
BA
=
a
,
BC
b

(1)在圖中畫出向量
BD
分別在
a
,
b
方向上的分向量;
(2)試用
a
b
的線性組合表示向量
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點C為AB上一點,AC=12cm,CB=
23
AC,D、E分別為AC、AB的中點.
(1)圖中共有
10
10
線段.
(2)求D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