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原區(qū))如圖小正六邊形的邊長是大六邊形的一半,O是小正六邊形的中心,A是小正六邊形的一個頂點.若小正六邊形沿大六邊形內(nèi)側(cè)滾動一周,回到原位置,則OA轉(zhuǎn)動的角度大小為( )

A.240°
B.360°
C.540°
D.720°
【答案】分析:觀察旋轉(zhuǎn)規(guī)律,每次OA旋轉(zhuǎn)了60°,旋轉(zhuǎn)了6次.
解答:解:∵小正六邊形沿大六邊形內(nèi)側(cè)滾動一周,每次轉(zhuǎn)60°,每邊要1次,
∴當回到原位置OA轉(zhuǎn)動的角度大小為360°.
故選B.
點評:此題將規(guī)律探索問題與圖形旋轉(zhuǎn)相結(jié)合,有一定難度.要明確:圖形的旋轉(zhuǎn)是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平面上繞某個固定點旋轉(zhuǎn)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動,其中對應(yīng)點到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相等,旋轉(zhuǎn)前后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因此滾動一周為36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個點A(-8,0)、B(2,0)、C,O為坐標原點.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圓》(1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個點A(-8,0)、B(2,0)、C,O為坐標原點.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三角形》(08)(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個點A(-8,0)、B(2,0)、C,O為坐標原點.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個點A(-8,0)、B(2,0)、C,O為坐標原點.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元二次方程》(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個點A(-8,0)、B(2,0)、C,O為坐標原點.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