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矩形OABC邊長OA、OC分別為12cm和6cm,
∴點A、B的坐標分別為A(0,-12),B(6,-12),
又∵拋物線y=ax
2+bx+c經過點A、B,且18a+c=0,
∴
,
解得
,
∴拋物線解析式為y=
x
2-4x-12;
(2)①根據題意,PB=AB-AP=6-t,BQ=2t,
所以,S=
PB•BQ=
(6-t)×2t=-t
2+6t,
即S=-t
2+6t,
點P運動的時間為6÷1=6秒,
點Q運動的時間為12÷2=6秒,
所以,t的取值范圍是0<t<6;
②拋物線上存在點R(3,-18),使P、B、Q、R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理由如下:∵S=-t
2+6t=-(t-3)
2+9,
∴當t=3秒時,S取最大值,
此時,PB=AB-AP=6-t=6-3=3,
BQ=2t=2×3=6,
所以,要使P、B、Q、R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i)當QR與PB是對邊時,點R的橫坐標是6+3=9,縱坐標是-(12-6)=-6,
所以點R的坐標為(9,-6),
此時
×9
2-4×9-12=6≠-6,
所以點R不在拋物線上,
(ii)當PR與QB是對邊時,點R的橫坐標是3,縱坐標是-(12+6)=-18,
所以點R的坐標是(3,-18),
此時,
×3
2-4×3-12=-18,
所以點R在拋物線上,
綜上所述,拋物線上存在點R(3,-18),使P、B、Q、R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分析:(1)根據矩形的對邊相等求出點A、B的坐標,把兩點的坐標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再聯(lián)立18a+c=0,解關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組,然后即可得到拋物線的關系式;
(2)①根據速度的不同,表示出BP、BQ的長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式整理即可得到S與t的關系式,根據速度分別求出點P與點Q的運動時間即可得到t取值范圍;
②先根據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值問題求出S取最大值時的t的值,從而求出點P與點Q的坐標,再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分QR與PB是對邊時,PR與QB是對邊時,兩種情況求出點Q的坐標,然后代入拋物線解析式進行驗證,如果點Q在拋物線上,則存在,否則不存在.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問題,主要利用了矩形的性質,待定系數(shù)法求函數(shù)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積,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值問題,以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沒有明確,注意分情況討論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