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BCDEF,1=75,2=45,點 G為∠BED 內(nèi)一點,且 EG把∠BED分成 1 2 兩部分,則∠GEF 的度數(shù)為 ___.

【答案】35 或 5

【解析】ABCDEF,可證∠BEF=∠175,∠DEF=∠245,所以∠BED=75°+45°=120°,然后分兩種情況,一種是G點在EF上面, 另一種是G點在EF下面,分別求解即可.

ABCDEF,

BEF=∠175,∠DEF=∠245,

∴∠BED=75°+45°=120°.

如圖1,G點在EF上面時,BEG=120°÷3=40°,

∴∠GEF=75°-40°=35°.

如圖2,當(dāng)G點在EF下面時,DEG=120°÷3=40°,

∴∠GEF=45°-40°=5°,

∴∠GEF的度數(shù)為35°5°.

故答案為:35°5°.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把一個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分成相等的4段,即兩條直道和兩條彎道的長度相同.甲平均每秒跑4,乙平均每秒跑6,若甲、乙兩人分別從A、C兩處同時相向出發(fā)(如圖),當(dāng)他們第4次相遇時,其相遇點在____________(”AB””BC””CD””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ABC與△A′B′C′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的位置如圖.

(1)分別寫出下列各點的坐標(biāo):A′ ; B′ ;C′

(2)說明△A′B′C′由△ABC經(jīng)過怎樣的平移得到?

(3)若點P(a,b)是△ABC內(nèi)部一點,則平移后△A′B′C′內(nèi)的對應(yīng)點P′的坐標(biāo)為 ;

(4)求△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次函數(shù)ykx4的圖象經(jīng)過點(3,-2)

(1)求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畫出該函數(shù)的圖象;

(3)判斷點(35)是否在此函數(shù)的圖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長方形ABCD中,AD=BC=6,AB=CD=4.點P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A→B→C→D→A的方向運動,回到點A停止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

(1)當(dāng)t= 時,點P到達點C;當(dāng)t= 時,點P回到點A;

(2)ABP面積取最大值時t的取值范圍;(3)當(dāng)ABP的面積為3時,求t的值;

(4)若點P出發(fā)時,點Q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沿A→D→C→B→A的方向運動,回到點A停止運動.請問:P 、Q何時在長方形ABCD的邊上相距1個單位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交于點O,過點DDPOC,且DPOC,連接CP.

(1)判斷四邊形CODP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如圖②,如果題目中的矩形變?yōu)榱庑,判斷四邊?/span>CODP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如圖③,如果題目中的矩形變?yōu)檎叫,判斷四邊?/span>CODP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個長方形,若它的長增加 9cm,則變?yōu)閷挼膬杀;若它的寬增?/span> 5cm,則只比長少 1cm.

(1) 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cm?

(2) 將這個長方形的長減少 a cm,寬增加 b cm,使它變成一個正方形,若 a,b均為正整數(shù),所得正方形的周長不大于原長方形的周長,求這個正方形的最大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已知∠AOB=80°,OC是∠AOB內(nèi)的一條射線,OD,OE分別平分∠BOC和∠COA

(1)求∠DOE的度數(shù);

(2)當(dāng)射線OC繞點O旋轉(zhuǎn)到OB的左側(cè)時如圖②(或旋轉(zhuǎn)到OA的右側(cè)時如圖③),OD,OE仍是∠BOC和∠COA的平分線,此時∠DOE的大小是否和(1)中的答案相同?若相同,請選取一種情況寫出你的求解過程;若不相同,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在矩形ABCD中,AB10 cm,BC8 cm.P從點A出發(fā),沿A→B→C→D的路線運動,到點D停止;點Q從點D出發(fā),沿D→C→B→A的路線運動,到點A停止.若點P、點Q同時出發(fā),點P的速度為每秒1 cm,點Q的速度為每秒2 cm,a秒時,點P、點Q同時改變速度,點P的速度變?yōu)槊棵?/span>b cm,點Q的速度變?yōu)槊棵?/span>d cm.圖②是點P出發(fā)x秒后APD的面積S1(cm2)與時間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圖象;圖③是點Q出發(fā)x秒后AQD的面積S2(cm2)與時間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圖象

(1)參照圖②,求ab及圖②中c的值;

(2)d的值;

(3)設(shè)點P離開點A的路程為y1(cm),點Q到點A還需要走的路程為y2(cm),請分別寫出改變速度后,y1、y2與出發(fā)后的運動時間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求出點P、點Q相遇時x的值;

(4)當(dāng)點Q出發(fā)__ __秒時,點Q的運動路程為2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