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肇慶)如圖,函數(shù)y=px2+qx+r(其中p,q,r為常數(shù))的圖象分別與x軸,y軸交于A,B,C三點,D為拋物線的頂點,且∠ACB=90°,OA>OB.
(1)試確定p,q,r的符號;
(2)求證:q2-4pr>4;
(3)D點與經(jīng)過A,B,C三點的圓的位置關(guān)系如何?請證明你的結(jié)論.

【答案】分析:(1)由于C在y的負半軸上,因此r<0,根據(jù)射影定理可得出OC2=OA•OB,可據(jù)此求出p的符號,然后根據(jù)對稱軸在y軸左側(cè)可得出q的符號.
(2)由于D在C點下方,因此D點的縱坐標小于C點的縱坐標,即<r,在(1)中不難得出r=-p,再根據(jù)r2=-(即OC2=OA•OB,射影定理)即可求出所求的結(jié)論.
(3)本題只需將圓的半徑的長和D點的縱坐標進行比較即可得出所求結(jié)論.
解答:(1)解:設(shè)A點坐標為(x1,0)B點坐標為(x2,0)
由于C點在y軸負半軸,
因此r<0;
因為∠ACB=90°,根據(jù)射影定理有:OC2=OA•OB,
即r2=-x1•x2=-,
由于r2>0,r<0,
因此p>0,且r=-p.
∵OA>OB,
因此拋物線的對稱軸在y軸左側(cè),
因此-<0,p>0,
因此q>0.
因此p、q均為正數(shù),r為負數(shù).

(2)證明:由于D點在C點下方,
因此<r…①.
由于r<0,①式兩邊同乘以r,得>r2…②,
在(1)中得:r=-p,r2=-=1
因此②式可寫成>1,即q2-4qr>4.

(3)解:點D在以AB為直徑的圓外.
證明:設(shè)以AB為直徑的圓的半徑為R,
則有R=(OA+OB)
=(-x1+x2
=
==
而D到x軸的距離h為
根據(jù)(2)可知:q2-4pr>4且p>0,
因此h>R
所以D點在圓外.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韋達定理的應(yīng)用等知識點.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肇慶)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CE⊥BD于E,CF平分∠DCE與DB交于點F,F(xiàn)G∥DA與AB交于點G.
求證:(1)BC=BF;(2)GB•DC=DE•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圓》(11)(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肇慶)如圖,AB是⊙O的直徑,⊙O過CB的中點D,直線FE過點D,且FE⊥AC于E,F(xiàn)B切⊙O于B,P是線段DF上一動點,過P作PN⊥AB于N,PN與⊙O交于點Q,與DB交于點M.
(1)求證:FE是⊙O的切線;
(2)若∠C=30°,AB=2,設(shè)DP=x,MN=y,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指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在(2)中,當x為何值時,PQ:PN=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四邊形》(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肇慶)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CE⊥BD于E,CF平分∠DCE與DB交于點F,F(xiàn)G∥DA與AB交于點G.
求證:(1)BC=BF;(2)GB•DC=DE•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相交線與平行線》(01)(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3•肇慶)如圖,已知FE⊥AB于E,CD是過E的直線,且∠AEC=120°,則∠DEF=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3年廣東省肇慶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3•肇慶)如圖,已知FE⊥AB于E,CD是過E的直線,且∠AEC=120°,則∠DEF=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