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答案】分析:(1)在y=kx+2中,只要x=0得y=2即可得點D的坐標為(0,2).
(2)由AP∥OD得Rt△PAC∽Rt△DOC,又=,可得==,故AP=6,BD=6-2=4,由S△PBD=4可得BP=2,把P(2,6)分別代入y=kx+2與y=可得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為:y=2x+2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為:y=
(3)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由圖象能直接看出x>2.
解答:解:(1)在y=kx+2中,令x=0得y=2,
∴點D的坐標為(0,2)(2分)

(2)∵AP∥OD,
∴∠CDO=∠CPA,∠COD=∠CAP,
∴Rt△PAC∽Rt△DOC,(1分)
=,=,
==
∴AP=6,(2分)
又∵BD=6-2=4,
∴由S△PBD=BP•BD=4,可得BP=2,(3分)
∴P(2,6)(4分)把P(2,6)分別代入y=kx+2與y=可得
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為:y=2x+2,(5分)
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為:y=;(6分)

(3)由圖可得x>2.(2分)
點評:考查反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確定、圖形的面積求法、相似三角形等知識及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點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3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