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O中半徑OA=2,∠AOB=60°,P為數(shù)學公式上的點,PM⊥OA于M,PN⊥OB于N.
(1)若P是數(shù)學公式的中點,求MN的長;
(2)若點P不是數(shù)學公式的中點,則MN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3)若∠AOB=45°,求MN的長.(不用證明)

解:(1)連接OP,
∵P為中點
∴∠AOP=∠BOP=∠AOB=30°
∵PM⊥OA于Mcos∠AOP==,
∴OM=
同理ON=
∴OM=ON,
∵∠AOB=60°,
∴△OMN為等邊三角形
∴MN=

(2)長度不變.
設Pn為中點,垂足為Mn,Nn分別延長PM,PN,PnMn,PnNn交⊙O于E,F(xiàn),
En,F(xiàn)n由于∠EPF=∠EnPnFn=120°
∴EF=EnFn
又MN,MnNn分別為△PEF,△PnEnFn的中位線
∴MN=EF,MnNn=EnFn
∴MN=MnNn

(3)由(1),(2)可知P點取上任一點時MN長度不變,包括P點與A,B重合時,
故當∠AOB=45°時,
讓點P與點A重合,
PN=•2=當∠AOB=45°時,
MN=
分析:(1)P是弧AB的中點,那么可連接OP,根據(jù)垂徑定理即可得出OP⊥MN,∠MOP=30°,根據(jù)OP⊥MN構建的直角三角形和∠MOP的度數(shù),半徑的長已知,即可求出MN的值.
(2)如果P不是弧AB的中點,可作出(1)中的情況,然后找中間值進行比較,找出弧AB的中點Pn,過Pn作Pn⊥OA于Mn,Pn⊥OB于Nn.由于過P和Pn的線段都垂直于半徑,那么可聯(lián)系中位線的知識進行求解,可延長這些線段,通過構建三角形,通過證這兩個三角形的底邊相等來得出它們的中位線相等進而得出P是弧AB的中點是,MN的長度不變.
(3)由于P在任何位置MN的長度都不變,如果讓A點與P點重合,那么∠AOB=45°,此時可在直角三角形OPN中,根據(jù)∠AOB的度數(shù)和半徑的長來求出MN的值.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圓周角定理,垂徑定理以及中位線的應用等知識點,要注意(2)中輔助線的作法,根據(jù)題中的條件構建出和所求的條件相關的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O中半徑OA=2,∠AOB=60°,P為
AB
上的點,PM⊥OA于M,精英家教網(wǎng)PN⊥OB于N.
(1)若P是
AB
的中點,求MN的長;
(2)若點P不是
AB
的中點,則MN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3)若∠AOB=45°,求MN的長.(不用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輕松練習30分(測試卷) 初三幾何上冊 題型:022

如圖,⊙O中半徑OA與半徑OC垂直, D是上一點,連結AD并延長交OC的延長線于B,若∠B=,⊙O的直徑為30cm,則BD=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海淀區(qū)模擬 題型:解答題

如圖,⊙O中半徑OA=2,∠AOB=60°,P為






AB
上的點,PM⊥OA于M,
精英家教網(wǎng)
PN⊥OB于N.
(1)若P是






AB
的中點,求MN的長;
(2)若點P不是






AB
的中點,則MN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3)若∠AOB=45°,求MN的長.(不用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北京市海淀區(qū)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海淀區(qū)模擬)如圖,⊙O中半徑OA=2,∠AOB=60°,P為上的點,PM⊥OA于M,PN⊥OB于N.
(1)若P是的中點,求MN的長;
(2)若點P不是的中點,則MN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3)若∠AOB=45°,求MN的長.(不用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