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軟著陸.
(1)當月球車緩緩駛離“嫦娥三號”探測器時,以探測器為參照物,月球車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如圖所示,月球車安裝有6個輕質寬大的輪子,可以減小月球車對月球表而的壓強;輪子表面凹凸不平,可以增大輪子與月球表面間的摩擦力.(以上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3)月球車行進速度約為6cm/s,行進54cm,需要的時間是9s;月球車的“桅桿”上安裝有全景相機,其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分析 (1)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先選取一個標準做為參照物,研究對象和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就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是靜止的;
(2)當壓力大小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增大接觸面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3)利用速度公式變形可求得需要的時間;攝像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解答 解:
(1)當月球車緩慢駛離“嫦娥三號”探測器時,以探測器為參照物,月球車對于探測器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是運動的;
(2)月球車的重力是一定的,月球車安裝有6個輕質寬大的輪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
輪子表面凹凸不平,是通過增大接觸面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輪子與月球表面間的摩擦力.
(3)由v=$\frac{s}{t}$可得需要的時間t=$\frac{s}{v}$=$\frac{54cm}{6cm/s}$=9s;
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故答案為:(1)運動;(2)減;增大;(3)9;凸.

點評 本題通過熱點問題考查物理知識,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并能和生產生活社會聯系起來,此類題目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王華和李強兩位同學準備了四、五個小燈泡和其他一些合適的電路元件,其中兩只小燈泡L1和L2的規(guī)格完全相同.他們按如圖所示電路進行了“探究并聯電路中干路的電流跟支路的電流的關系”的實驗.探究過程如下:
用兩節(jié)干電池串聯作為電源,連接如圖所示的電路,分別把電路中的A、B、C各點斷開,把同一只電流表接入,測量流過各點的電流,并記錄在表格內;②用三節(jié)干電池串聯作為電源,重復上述實驗操作.實驗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A點的電流IA/AB點的電流IB/AC點的電流IC/A
第一次測量0.200.300.50
第二次測量0.150.250.40
他們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出結論: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小芳同學在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②: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
猜想③: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橫被面積有關.
供她選擇的導體如表所示:
序號材料長度(m)橫截面積(mm2
A鎳鉻合金0.80.5
B錳銅0.81
C錳銅0.80.5
D錳銅1.20.5
如圖是小芳連接好的實驗裝置,請完成下列填空:
(1)電流表的示數越大,說明接入電路中的導體的電阻越;
(2)要驗證猜想②,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C、D;
(3)選擇A和C兩段導體可以驗證猜想②;
(4)這種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500微安=5×10-4安,0.23安=230毫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以下一些數據,其中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中學生的體重約是500N
B.中學生的身高約是1.65m
C.中學生正常步行時對地面的壓強為1.3×102Pa
D.中學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1是小敏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容器中都有一段電阻絲.

(1)若想探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系”,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圖1中的器材形成實物電路.
(2)實驗中通過觀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電阻產生熱量的多少.
(3)通電前A、B兩U行管內的液面相平,接通電源一分鐘后B(選填“A”或“B”)管中的液面較高.
(4)小敏又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來繼續(xù)探究,圖中MN分別接到電源兩端,甲、乙、丙三根電阻絲的電阻均為5Ω,試分析:
①B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是由哪根電阻絲發(fā)熱決定的?B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共同
②電路工作時,通過甲電阻絲的電流大于(選填“大于”、“小于”、“等于”)乙電阻絲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對于“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和“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這兩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都是采用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B.不能使用同一實驗電路來探究
C.前者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組數據,得出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D.后者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電阻的平均值,減小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系”.甲、乙兩瓶中裝有質量與初溫都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銅絲的電阻比乙瓶中鎳鉻合金絲的電阻小.
(1)實驗中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溫度計示數來反映的.
(2)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明顯的實驗效果,小明選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實驗,是因為煤油的比熱容小于(選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比熱容.
(3)電阻絲甲與乙采用串聯的連接目的是:控制通過兩電阻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
(4)通電一定時間后,乙瓶中的溫度計示數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將重為400N的物體在10s內勻速提升2m,拉力F的功率100W;動滑輪的機械效率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