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過玻璃杯可以看到筆尖指向左側,此時成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你會看到筆尖指向右側.

分析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解答 解: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其構造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即中間厚,邊緣薄,所以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當于將鉛筆放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故能看到鉛筆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即當鉛筆大于該“凸透鏡”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處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處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你會看到筆尖指向會改變,即指向右側.
故答案為:放大;右.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屬于一道光學綜合題.此實驗最好親自做一下比較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桌子上現(xiàn)有兩塊由同種材料制成的硬質塑料板甲和乙,且它們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的關系為S=$\frac{1}{2}$S(忽略塑料板的厚度和質量).王宇同學在塑料板甲上放了一塊質量為2Kg的鐵塊,在塑料板乙上放了一塊質量為4kg的鐵塊(如圖所示).記塑料板甲和鐵塊對桌子的總壓力為F,壓強為P;塑料板乙和鐵塊對桌子的總壓力為F,壓強為P,則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F=FB.F:F=1:2C.P=PD.P:P=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是用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與物體等大的像;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40cm處,則( 。
A.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
C.移動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論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蠟燭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小燈泡的亮度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 。
A.變亮、變小B.不變、變小C.變暗、變大D.變亮、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國家制定載貨車輛對地面的壓強控制在7×l05Pa以內.一輛在水平路面行駛的貨車,車與貨物總質量是1.3×l04kg,車輪與地面接觸總面積是0.13m2.求:
(1)貨車對路面的壓力是多少?
(2)貨車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是否超過標準?(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圖甲,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的內能增大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少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氣體的內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是一種滑輪鞋的示意圖,其中的滾動軸承是利用滾動帶替滑動的方法,來減小滾輪與轉軸之間的摩擦,滑輪鞋的內靴是用又厚又軟的材料制成的,這樣能增大腳與鞋之間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使腳在鞋內感覺更舒適.在旱冰場上,穿著滑輪鞋的人用力向前推場地周圍的欄桿,人會向后運動,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火箭發(fā)射時,燃料燃燒后噴出的高溫燃氣,通過熱傳遞(選填“熱傳遞”或“做功”)使發(fā)射臺溫度急劇升高,造成破壞.為了避免這種破壞,科學家在發(fā)射臺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性和水汽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時,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來降低發(fā)射臺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做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
(1)從圖甲、乙所示的實驗中可得到的結論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2)若想繼續(xù)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再作圖。ㄌ睢氨被颉岸 保┧緦嶒灒玫降慕Y論是: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比較乙丁的實驗能否得出正確的結論?答:不能(填“能”或“不能”).因為乙丁受力面積和壓力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