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jù)使用量筒或量杯的體驗回答:
(1)在量筒、量杯之中刻度均勻的是量筒.
(2)用量筒(或量杯)和水配合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實驗要求量筒中的水應適量,適量的標準是:
①要能將待測物體完全浸沒;
②浸沒后的總體積不超過量筒的量程.
將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水的體積進行測量,這種的思維方法屬于轉換法(選填:“轉換法”、“推理法”、“觀察法”).

分析 根據(jù)對量筒、量杯的構造特點和使用規(guī)則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1)用量筒或量杯測量液體體積,其中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勻;
(2)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時候,要用量筒來測量,首先在量筒中放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水的意思是:能使固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放入固體后水和固體的總體積不能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3)由于石塊的體積不規(guī)則,不易測量,所以我們讓小石塊的體積等效為量筒中上升的水的體積,即通過測量量筒中水上升的體積可得出小石塊的體積,故這里用到了轉換法法.
故答案為:(1)量筒;(2)①要能將待測物體完全浸沒; ②浸沒后的總體積不超過量筒的量程;(3)轉換法.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量筒、量杯的構造、使用和讀數(shù)規(guī)則,屬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難度較小,應該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1為某飲水機的電路圖.其中R為電加熱管,S1、S2是兩個溫度控制開關.水沸騰之前,紅燈亮,綠燈不亮,加熱管正常工作;水沸騰后,綠燈亮,紅燈不亮,加熱管不怎么發(fā)熱.
(1)請畫出水沸騰前、后的等效電路:
(2)分析比較可知,紅、綠兩燈電阻的大小關系應為R<(選填“>”“<”或“=”)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小燈泡上標有“10V  10W”的紫陽,滑動變阻器上標有“500Ω  1A”字樣,電源電壓為20V,電流表的量程為“0-15V”.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保證電路安全,變阻器接入電路的變化范圍是(忽略燈絲的電阻隨溫度變化)( 。
A.0Ω-10ΩB.30Ω-50ΩC.10Ω-50ΩD.10Ω-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探究“電阻中的電流跟電阻兩端電壓的關系”時,某同學第一次使用了兩節(jié)干電池,第二次使用了三節(jié)干電池,第三次使用了四節(jié)干電池.
(1)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電阻兩端電壓與電路電流.為了更加方便地獲取多組測量值,他還可以利用移動滑片去完成.
(2)小剛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還差兩根導線.請你在圖上用筆畫代替導線連上那兩根導線.
(3)該實驗裝置還可以用來完成探究“功率與電流關系”的實驗和測量導體電阻的實驗.如果用來測量后者,該實驗的原理是:R=$\frac{U}{I}$(請用物理符號公式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課外科技活動中,小麗等同學將一定質(zhì)量的水,放在一個加蓋的量筒中,探究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情況,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V-t圖象(如圖所示),請你根據(jù)圖象中信息回答問題.水在4℃的密度最大:量筒里水的質(zhì)量約為1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現(xiàn)象中能說明分子運動的是( 。
A.滔滔黑河水,流入南湖B.萬馬奔馳,塵土飛揚
C.電閃雷鳴,狂風暴雨D.三月油菜花,香飄十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用量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量杯共同質(zhì)量m的關系,則量杯的質(zhì)量為20g,該液體的密度是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按要求完成填空:

(1)在利用甲圖“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是利用了玻璃板的透光性,從而能找到像的位置.
(2)如圖乙所示,將飲料瓶側壁開了兩個小孔A、B,發(fā)出從B孔噴出水的流速比A孔的大,這是因為B處的壓強比A處大;
(3)A、B、C小球帶電情況如圖丙所示,B小球用絕緣細桿豎直固定,A、C用細線相連,由圖中可知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如圖丁所示,電能表的度數(shù)為6352.6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一場“龍舟邀請賽”中,載有運動員的龍舟靜止在河面上時排開水的體積為1m3,它所受的浮力為104N,它所受重力為104N.當運動員上岸后,龍舟所受的浮力將減。ㄟx填“減小”、“不變”或“增大”)(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