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做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它們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瓦(W).

分析 根據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率的單位來填寫.

解答 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是瓦特,簡稱瓦,符號為W.
故答案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瓦(W).

點評 本題考查了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還要知道功率的單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以下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使同學們非常熟悉彼此,可以“聞其聲,知其人”,識別的主要依據是聲音的( 。
A.音調B.響度C.音色D.聲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甲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可在B位置掛上4個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再在A、B兩處各加掛一個鉤碼,杠桿的左(選填“左”或“右”)端將會下沉.此后,小紅又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他改用彈簧測力計在圖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個鉤碼重1N.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理由是測力計拉力的力臂小于4格.
(4)實驗中,用如圖丙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D.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5)有的同學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B.
A.沒有改變力的大小  
B.沒有改變力的方向
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  
D.實驗次數(shù)較少,結論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用質量不同的A、B兩個小球(mA>m B)碰撞靜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塊.實驗中讓A、B兩小球從同一斜坡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是為了控制兩球到達底端時的速度相同;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可以比較A、B兩個小球的動能大。
(2)將(甲)與(丙)兩實驗比較可知,小球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質量有關.將(甲)與(乙)兩實驗比較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3)小明同學在實驗時,木塊被撞出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地面上.針對這一現(xiàn)象,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選用質量較小的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現(xiàn)用燈L1、L2,三個開關S、S1、S2,一個電池組及導線若干組裝電路,按要求設計的電路圖如圖甲所示.

(1)根據已知電路圖中電流的方向(黑色箭頭),判斷電源上端是負(填“正”或“負”)極.
(2)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在連接電路時要求開關處于斷開(填“斷開”或“閉合”)狀態(tài).
(3)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中未連接好的導線補充完整.(連線不許交叉)
(4)若只讓燈L1發(fā)光,則應閉合開關S和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要給體溫計消毒,應采用下面的哪種方法( 。
A.用自來水沖洗B.在酒精燈火焰上燒
C.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D.在沸水中煮,高溫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兩燈串聯(lián)的是哪幾個(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小靜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圖中鉤碼重2N,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勻速從圖甲上升到圖乙的位置,上升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一直指在圖丙所示的刻度.
(1)請將實驗表格填寫完整:
鉤碼重G(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鉤碼上升高度h(m)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m)有用功
W(J)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20.80.10.30.20.2483.3%
(2)小靜繼續(xù)利用如圖丁研究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實驗數(shù)據如表,
鉤碼重G(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鉤碼上升高度h(m)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m)有用功
W(J)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41.50.10.30.40.5488.9%
62.20.10.30.60.6690.9%
由實驗數(shù)據可得出結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3)若小靜改用二個動滑輪二個定滑輪來提升原來的重物,如圖丁,則彈簧秤的示數(shù)將變小(填變大、變小、不變);但由于動滑輪自重增大,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此時滑輪組機械效率將變。ㄌ钭兇、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