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輕質(zhì)杠桿支點的兩側(cè)分別懸掛鐵塊和銅塊,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鐵塊和銅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則杠桿    一端下沉,為什么(通過計算來進行分析)?
【答案】分析:(1)金屬塊浸沒水中之前,由于杠桿平衡可得GL1=GL2,
(2)浸沒在水中后,金屬塊除了受到重力外,又受到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推導(dǎo)出:
(G-F)L=(GgV)L=(Gg)L=(G)L=G(1-)L,
比較浸沒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得出答案.
解答:解:
(1)浸沒水中前有:GL1=GL2------------①
(2)浸沒在水中后:
(G-F浮1)L1=(GgV1)L1=(Gg)L1=(G)L1=G(1-)L1,
同理得:
(G-F浮2)L2=(GgV2)L2=(Gg)L2=(G)L2=G(1-)L2
∵ρ>ρ,結(jié)合①式,可得:
G(1-)L1<G(1-)L2,
∴(G-F浮1)L1<(G-F浮2)L2,
∴掛銅塊的一端下沉,掛鐵塊的一端上升.
故答案為:掛銅塊;證明見上面過程.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運用,比較浸沒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力和力臂的乘積大的一端是下沉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點為O,處于平衡狀態(tài),m=2kg,m=3kg,杠桿橫梁上每格為10cm.下列情況杠桿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生產(chǎn)中,人們往往用的是由杠桿、滑輪等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復(fù)雜機械.在一次綜合實踐活動中,王剛同學分別用一輕質(zhì)杠桿(O為支點,OA=3OB)、一只滑輪和一些細繩構(gòu)成的組合機械來提升重90N的物體.王剛在實踐活動中是這樣做的:他先單獨使用一個動滑輪來提升重物如圖甲所示,然后又用動滑輪和杠桿組成的組合機械來提升重物,如圖乙所示.
(1)在不計機械重,繩重,部件間摩擦時,F(xiàn)1=
 
N,F(xiàn)2=
 
N.比較F1、F2可以看出,使用乙圖組合機械的好處是
 

(2)請你幫他設(shè)計出一種能省距離的組合機械,請把設(shè)計方案圖畫在下面的方框內(nèi).
精英家教網(wǎng)
(3)王剛在實驗中突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使用乙圖的組合機械與使用甲圖的動滑輪相比,它的機械效率是否發(fā)生改變呢?
㈠為了比較甲、乙兩機械效率的大小,需要測量的量有:
 

㈡機械效率η=
 
,η=
 
.(用測量的量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點為O,處于平衡狀態(tài),m=2kg,m=3kg,杠桿橫梁上每格為10cm.下列情況杠桿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1. A.
    在甲、乙兩物體下各掛一個質(zhì)量為1kg的砝碼
  2. B.
    在甲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
  3. C.
    在甲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
  4. D.
    將甲、乙兩物體向支點移近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13.4 杠桿》2011年同步練習(2)(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點為O,處于平衡狀態(tài),m=2kg,m=3kg,杠桿橫梁上每格為10cm.下列情況杠桿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A.在甲、乙兩物體下各掛一個質(zhì)量為1kg的砝碼
B.在甲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
C.在甲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
D.將甲、乙兩物體向支點移近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點為O,處于平衡狀態(tài),m=2kg,m=3kg,杠桿橫梁上每格為10cm.下列情況杠桿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
A.在甲、乙兩物體下各掛一個質(zhì)量為1kg的砝碼
B.在甲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
C.在甲物體下掛一個3kg砝碼,在乙物體下掛一個2kg砝碼
D.將甲、乙兩物體向支點移近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