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甲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和P=UI求出定值電阻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兩電阻的阻值之比;
(2)由乙電路圖可知,兩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A1測R1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2測干路電流,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兩只路的電流之比,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求出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比.
解答 解:(1)由甲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
$\frac{{U}_{1}}{{U}_{2}}$=$\frac{{U}_{V1}}{{U}_{V2}-{U}_{V1}}$=$\frac{2}{3-2}$=$\frac{2}{1}$,
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定值電阻R1,R2消耗的功率:
$\frac{{P}_{1}}{{P}_{2}}$=$\frac{{U}_{1}I}{{U}_{2}I}$=$\frac{{U}_{1}}{{U}_{2}}$=$\frac{2}{1}$,
由I=$\frac{U}{R}$可得,兩電阻的阻值之比:
$\frac{{R}_{1}}{{R}_{2}}$=$\frac{\frac{{U}_{1}}{I}}{\frac{{U}_{2}}{I}}$=$\frac{{U}_{1}}{{U}_{2}}$=$\frac{2}{1}$;
(2)由乙電路圖可知,兩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A1測R1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2測干路電流,
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所以,兩條支路的電流之比:
$\frac{{I}_{1}}{{I}_{2}}$=$\frac{\frac{U}{{R}_{1}}}{\frac{U}{{R}_{2}}}$=$\frac{{R}_{2}}{{R}_{1}}$=$\frac{1}{2}$,
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所以,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比:
$\frac{{I}_{A1}}{{I}_{A2}}$=$\frac{{I}_{1}}{{I}_{1}+{I}_{2}}$=$\frac{1}{1+2}$=$\frac{1}{3}$.
故答案為:2:1; 1:3.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計算過程要注意各量之間的關系、不要顛倒.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 次數(shù) | 斜面的傾 斜程度 | 物塊重 力G/N | 斜面高 度h/m | 拉力 F/N | 斜面長 度S/m | 機械效 率η |
1 | 較緩 | 5 | 0.2 | 2.4 | 1 | 41.7% |
2 | 較陡 | 5 | 0.5 | 3.2 | 1 | 78.1% |
3 | 最陡 | 5 | 0.7 | 4.3 | 1 | 8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吳拋出球落地點距離拋出點的正下方最遠 | |
B. | 小楊拋出的球落地點距離拋出點的正下方最遠 | |
C. | 他們?nèi)齻拋出的球落地點均在拋出點的正下方 | |
D. | 只有小楊拋出的球落地點在拋出點的正下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