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潛江市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3月月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實驗中:
(1)為了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小明設計了甲圖裝置,在燒瓶內安裝一根電阻絲,并插入一支溫度計,該實驗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來判斷相同時間內不同電流產生的熱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實驗中,也是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_。(圖中燒瓶內裝有質量相等的煤油)
A.力是看不見的,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它
B.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C.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中串聯的兩個電阻
(2)若要探究電阻產生熱量與電阻的關系,可選擇乙圖中______(選填“A”或“B”)燒瓶中的電阻與甲圖中的燒瓶電阻______(選填“串聯”或“并聯”)。
(3)小明提議利用上述實驗裝置該做“比較水和煤油比熱容的大小”的實驗,則他應選擇乙圖中_____(選填“A”或“B”)燒瓶與甲圖中的燒瓶并聯,并將其中一燒瓶中的液體換成______。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或“加熱時間”)。
溫度計的示數 A B 串聯 A 相同質量的水 加熱時間 【解析】試題分析:(1)電流產生的熱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觀察,通過溫度計示數變化來反映,這是轉換法;本實驗中是通過溫度計示數變化來判斷電流產生的熱量多少; A.力是看不見的,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它,這是把力轉換為物體的形變或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是轉換法,符合題意; B.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關.探究電流跟電壓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探...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潛江市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3月月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實,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
A. 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了10℃,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
B. 質量相等的兩塊銅溫度分別升高5℃和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C. 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D. 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D 【解析】試題分析: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是不同的.(1)用同種物質做實驗,不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2)由于煤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所以體積相等的煤油和水的質量不同,溫度都升高10℃,吸收熱量不同,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和質量有關,不只是物質種類;(3)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溫度相等,吸收熱量不同,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的種類有關.要說明吸收熱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校?荚囄锢碓嚲 題型:填空題
油庫里的儲油罐外表是銀白色的,在儲油罐的設計中,“渾身呈銀白色”是為了____:在儲油罐旁還安裝有自動噴頭,每到夏天,特別是白天的中午,常用噴頭向儲油罐噴水,這主要是利用水的____較大的特性,以及水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要吸熱的特性來給儲油罐____,以防止油的自燃。
反射太陽光 比熱容 汽化 降溫 【解析】(1)光攜帶有能量,銀白色相對于其它顏色,其反射光的能力較強,油罐吸收的光越少,吸收的能量就越少,其溫度就升高的越少。 (2)在中午給油罐噴水,主要是給油罐降溫,由于水的比熱容最大,所以,相同質量的水比其它任何物質的吸熱效果都要好,并且水在汽化的過程中也要吸熱,因此用噴水的方法來給油罐降低溫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校模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逮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于術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在水平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
B. 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
C.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始終不變
D.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fā)生改變
AD 【解析】A、木塊在水平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二力平衡,故A正確;B、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而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于木塊的重力,故B錯誤;C、木塊在斜面上運動時,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當木塊在斜面上靜止時,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與滑動時的摩擦力不相等,故C錯誤; D、木塊沖上粗糙斜面的過程中沿斜面向下,當靜止在斜面上有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西省撫州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第一次半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小敏進行了如下實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讓同一輛小車由同一斜面上,分別從A、B、C處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不同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記錄在表中,實驗重復三次。
(1)實驗中,要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速度相同,小車應從斜面的_______處滑下。
(2)比較實驗數據發(fā)現,小車運動狀態(tài)改變最慢的是在____表面上。
(3)實驗結果能證明____(選填序號)。
A.物體運動需要力
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見解析所示 見解析所示 見解析所示 【解析】(1)探究小車從不同表面的運動情況,保持其它因素不變,保持相 同小的初速度相同;要使小車的初速度相同,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因此小車在木板表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小,小車速度減小的越慢。(3)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小車的速度減小的越快,因此證明了力可以改變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是無法直接用實驗證明的,它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