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關(guān)于熱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熱機的效率可達到100%
B.熱機排出的尾氣沒有內(nèi)能
C.柴油機的效率比汽油機的高,這是因為柴油的熱值比汽油的大
D.熱機的大量使用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分析 熱機排出的廢氣帶走了大量的熱量,所以熱機的效率都比較低,同時廢氣中還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zhì)污染環(huán)境;
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燃料的熱值,用來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的比值叫熱機效率.

解答 解:
A、通過技術(shù)改造只能提高熱機的效率,但不可能達到100%,該選項錯誤;
B、熱機排出的廢氣要帶走很多熱量,這是熱機效率低的原因之一,該選項錯誤;
C、柴油機的效率比汽油機的效率高,是因為柴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空氣,在壓縮沖程中壓縮程度大,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的比值大,與熱值大小無關(guān),該選項錯誤;
D、熱機的廢氣中還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zhì)會污染環(huán)境,該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熱機的使用會帶來環(huán)境問題,效率也比較低,是需要改進的地方,任何實際機械的效率都不可能達到1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在“研究凸透鏡成像條件”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某同學做此實驗時得到的像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所觀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2)從圖中的現(xiàn)象可知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的范圍是大于10cm,小于20cm.
(3)利用凸透鏡的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儀.
(4)若在如圖中的情況下,再把蠟燭與透鏡的距離增大10cm,則增大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物理實驗中常用等效替代法.例如將一個7Ω的電阻替換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聯(lián)的電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支路中的電流不變,說明一個7Ω的電阻與阻值為2Ω和5Ω串聯(lián)的電阻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電阻替代2Ω和5Ω串聯(lián)的電阻.
小剛要用等效替代法測定自己家中一臺電風扇的功率:
(1)他家中可用的器材有:一個電能表(電能表的表面上每千瓦時轉(zhuǎn)數(shù)的數(shù)據(jù)已模糊不清,但電能表轉(zhuǎn)盤在工作時能正常轉(zhuǎn)動)、一只標有“220V  40W”的臺燈,還需要C(限選一種);
A、測電筆   B、電線   C、手表   D、電飯鍋
(2)需測量的數(shù)據(jù)(用文字及字母表示)有電能表轉(zhuǎn)過相同圈數(shù)時,白熾燈、電風扇分別用的時間t1、t2;
(3)電風扇功率的表達式為P=$\frac{40W×{t}_{1}}{{t}_{2}}$(用(2)中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探究影響保溫瓶中水溫下降的快慢的因素,保溫瓶是家中廚房常用的器具.我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保溫瓶中裝水越少,過一夜后,瓶中的水溫就低.另外,冬天保溫瓶中的水溫度降低得更快.下面我們將按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來探究影響保溫瓶中水溫下降快慢的因素.
(1)提出問題:保溫瓶中水溫下降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2)建立假設(shè) 猜測1:保溫瓶中水量的多少可能是影響的一個因素.猜測2:保溫瓶中水的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差是一個影響因素
(3)實驗檢驗:
實驗1實驗2
實驗
目的
檢驗保溫瓶中水溫下降的快慢
是否與保溫瓶中水量的多少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電源電壓6V恒定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為0.5A,R1、R2為定值電阻,其中R2阻值為20Ω,求:
(1)通過R2的電流I2;
(2)電阻R1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圖示裝置“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強弱”.在兩個相同燒杯中分別加入初溫、體積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酒精燈加熱使它們的溫度都升高50℃.
(1)實驗中加熱水所用的時間長,說明食鹽水吸收的熱量比水多(選填“多”或“少”).
(2)由此說明食鹽水的吸熱能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無摩擦力)拉著一木箱做直線運動,當木箱達到5m/s的運動速度時,繩子突然拉斷,木箱由于具有慣性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箱運動的速度=5m/s.(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1)如圖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測得物體的長度是4.70cm.如圖2所示停鐘的示數(shù)為5min37.5s.

(2)如圖3所示是小華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下表是小華在實驗中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
路程(cm)運動時間(s)平均速度
s1=90t1=3
s2=40t2=2
①該實驗的原理是v=$\frac{s}{t}$;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較。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原因坡度太大,小車運動時間太短,不易測量時間.
②實驗中用金屬片使小車停止,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
③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5m/s.
(3)圖4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能反映出小車下滑運動的是C.(選填如圖4中的選項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兩支蠟燭A
和B、刻度尺、白紙、支架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較明亮/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2)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實驗中使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4)移開蠟燭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不能成像,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其特點是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
(5)本實驗中選用較薄的玻璃板實驗效果好.(選填“厚”或“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