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鐵棒AB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力F將鐵棒從水平地面拉至豎直立起.在這個過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終豎直向上,則用力F將( 。
A.保持不變B.逐漸變小C.逐漸變大D.先變大后變小

分析 力臂:支點到力所作用線的距離;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在抬起的過程中,根據(jù)力臂的變化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分析F大小的變化.

解答 解:
由圖示可知,豎起鐵棒的過程中,支點是A點,

在抬起的過程中,鐵棒的重力豎直向下,且阻力G大小不變,力F作用在B端且始終豎直向上,則動力臂始終為阻力臂的2倍,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L1=GL2可知,F(xiàn)始終為棒重的二分之一.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確定動力臂、阻力臂的關(guān)系是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如圖甲是小軍同學(xué)研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

關(guān)于這個實驗:
(1)他應(yīng)選擇平板玻璃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2)他在像A′的位置放一個光屏,結(jié)果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3)他將點燃的蠟燭放在某個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發(fā)現(xiàn)兩組數(shù)據(jù)相等,得出實驗結(jié)論:“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4)圖乙是小軍本人,他在實驗時,從鏡中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應(yīng)該是圖丙中的A(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事例中,不屬于利用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點的是( 。
A.炎熱的夏天為降溫在地面潑水B.冬天睡覺時用熱水袋取暖
C.初春的晚上向秧田里灌水防凍D.汽車發(fā)動機用水循環(huán)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電阻R1=5Ω,當開關(guān)S斷開時,電壓表V1和V2的示數(shù)之比為3:4,R2和R3的功率之和是R1功率的5倍.則S斷開與閉合時,電阻R2的功率之比為25: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科學(xué)探究的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實驗和論證”等環(huán)節(jié).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華同學(xué)提出了三個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guān).
為了驗證這三個猜想,小華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在實驗中,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小華應(yīng)該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由圖甲和圖乙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3)由圖甲和圖丙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4)為了驗證猜想C是否正確,小華同學(xué)用圖甲裝置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shù)木塊運動速度(m/s)測力計示數(shù)(N)
10.050.6
20.100.6
30.150.6
由實驗記錄可知,猜想C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在實驗探究中,小華同學(xué)應(yīng)用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6)若小華選用正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下表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數(shù)據(jù)在所給坐標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N之間的關(guān)系圖象.
N/N1.01.52.02.53.0
f/N0.40.60.81.01.2
(7)根據(jù)圖象可以得出f與N的關(guān)系是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如圖是某小組同學(xué)測量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時,用木塊將帶有刻度的平木板墊起,構(gòu)成一個斜面.
(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車從底端位置A沿斜面勻速運動到位置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1N,此時斜面的機械效率為90.9%.
(2)若將斜面下面的木塊向右移,使木塊左端與長木板90cm處對齊,重復(fù)(1)中的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此時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3.3%.比較(1)、(2)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
(3)若將小車四輪朝上倒置,重復(fù)(2)中的實驗,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機械效率變。容^(2)、(3)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小聰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如圖是他們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學(xué)在其它條件一定時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
序號
斜面的傾斜
程度
物塊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長s/m機械效率
1較緩100.2155.6%
2較陡100.47.0157.1%
3最陡100.68.5170.6%
(1)在第1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圖所示,此時拉力為3.6N.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該實驗是探究小聰(選填“小明”或“小聰”)的猜想
(3)另一位同學(xué)為探究自己的猜想,設(shè)計了如下步驟.
①把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構(gòu)成一個斜面.
②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把一木塊勻速拉上去,進行相關(guān)測量,計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傾斜程度不變,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再進行相關(guān)測量,并計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
④多次實驗后比較每次機械效率的大小,即可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針對如圖三種現(xiàn)象,①甲圖是一個無摩擦的、不在同一平面上連續(xù)的軌道,小球從A點經(jīng)B、C能滑到D;②乙圖是一個無摩擦的滾擺,將細繩繞軸轉(zhuǎn)到A點,放手后,能在上下來回轉(zhuǎn)動;③丙圖是一個單擺,從A點放手,能擺到B點,若在O點放一小棒,抵住細繩,小球能擺到C點;④丁圖AOB是光滑軌道,A點的高度H大于B點的高度,讓小球由A點靜止開始自由落下,沿軌道AOB到達B點后離開(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最符合實際的是b;其中不能成立的是( 。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碰到同一木塊上.請回答以下問題:

(1)設(shè)計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guān)系.
(2)本實驗中研究的是B 的動能.
A.鋼球在斜面上時     B.鋼球撞擊木塊時
C.鋼球撞擊木塊后     D.木塊
(3)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推開的距離大小,說明鋼球?qū)δ緣K做功的多少,從而得出結(jié)論的.
(4)若水平面為光滑的,該實驗還能得出結(jié)論嗎?不能,理由是:由于沒有摩擦力的作用,木塊無法停下來.
(5)小明同學(xué)在實驗時,木塊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對這一現(xiàn)象,請你給小明一條合理的建議:鋼球放低點或增加桌面粗糙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