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森林中旅游時,請不要隨意丟棄飲料瓶.因為飲料瓶內(nèi)進入水后,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這是因為裝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分析 透明圓塑料瓶裝水后,中間后而邊緣薄,類似于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解答 解:因為瓶中進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狀是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形狀特點,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果熱量集中,會造成樹葉燃燒,造成火災;
故答案為:凸透;裝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點評 此題聯(lián)系實際考查了凸透鏡的會聚作用,物理知識滲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同學們要注意思考、積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導游向你建議,不要隨意丟棄玻璃瓶,就是這個道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物理知識能解釋成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坐井觀天所見甚小”的是( 。
A.光的折射B.凸透鏡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線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地理的南、北極和地磁的N、S極并不重合.地磁的N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的S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二者之間稍有偏離,其夾角稱為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的人是我國宋代學者沈括.這個發(fā)現(xiàn)比西方早400多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通過查閱相關(guān)資料,收集了汽車內(nèi)燃機的能量流向圖,在表中發(fā)現(xiàn)汽車內(nèi)燃機的效率在24%-30%之間,你認為汽車內(nèi)燃機能量損失的主要原因是:①廢氣帶走的大量的熱;②克服熱機部件間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
(1)3m=300cm;  (2)1h=60min;  (3)36km/h=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小明游覽南京長江大橋時,發(fā)現(xiàn)橋面有條寬窄不一的裂縫,他用刻度尺測得裂縫某處寬為0.70d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為了得到該裂縫的平均寬度,小明應該在裂縫的不同(同一/不同)位置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從夏季到冬季,該縫隙會變寬(寬/窄),為便于車輛通行,裂縫內(nèi)應填補彈性好(硬度大/彈性好)的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1)煮雞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條、麻花等用菜油炸,這樣可以對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達到的溫度,這樣選擇的原因是因為油和水的沸點不同.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下通過壓縮體積 的方法使氣體液化的.
(2)寒冷的冬天,洗滌沾滿油污的碗或盤子,用溫度較高的熱水洗滌效果特別好.這是由于水溫超過了油污的熔點,而使油污熔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緣故.
(3)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時,看到浴室內(nèi)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燙著而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沒有水滴的那根是熱水管.你判斷的理由是水蒸氣只有遇冷才液化,遇熱不會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現(xiàn)彩虹,這是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小明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學?紙鐾鈼l幅上的宣傳語,這是因為光發(fā)生了漫(填“鏡面”或“漫”)反射;當他遠離平面鏡時,他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1)如圖1電壓表是2.4V,電流表的讀數(shù)是0.46A;
(2)請根據(jù)圖2甲電路圖,連接好圖2乙實物電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