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所示,兩燈泡L1、L2在盒內(nèi)的連接方式未知,電源不變.開關閉合后兩燈均發(fā)光,電流表讀數(shù)為0.45A.若把L1取下,L2仍發(fā)光,電流表讀數(shù)變?yōu)?.3A.
(1)請在如乙所示的方框內(nèi)畫出符合題意,兩燈均發(fā)光時對應的電路圖;

(2)電路中兩燈都亮時,流過L1的電流是______A,流過L2的電流是______A.

解:(1)由若把L1取下,L2仍發(fā)光,可知,兩燈泡并聯(lián),電流表測干路上的電流,如圖所示.
(2)電流表測干路上的電流,若把L1取下,L2仍發(fā)光,電流表讀數(shù)變?yōu)?.3A,則流過L2的電流I2=0.3A,流過L1的電流I1=I-I2=0.45A-0.3A=0.15A.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

(2)0.15,0.3.
分析:(1)根據(jù)實物電路圖,分析清楚電路結構,然后根據(jù)電流流向法,從電源的正極出發(fā)依次畫出各電路原件回到負極即可.
(2)由圖可知兩燈泡并聯(lián),A測干路電流,A1測通過L1的電流;由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可得各支路電流.
點評:本題考查了根據(jù)實物畫出電路圖,一般采用電流流向法,即從電源的一極出發(fā)依次畫出各電路原件.本題還考查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及電流表的使用,應明確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的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因缺少電壓表,小軍利用兩個電流表和一個已知阻值為10Ω的電阻R0,同樣測出了小燈泡的電阻,原理如圖甲所示.小軍讀出電流表 A1的示數(shù)為0.5A,而電流表 A2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L兩端的電壓為
3
3
V,電阻為
15
1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已知電源電壓為3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約為8Ω,實驗器材如圖甲所示.
(1)在圖甲中,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得交叉);
(2)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斷開
斷開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
B
B
(選填“A”或“B”)端;
(3)小明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時,燈變亮,而電壓表示數(shù)在變小,其原因可能是
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
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
;
(4)小明正確連接好電路后,某次實驗中,電壓表讀數(shù)為l.8V,電流表示數(shù)為0.24A.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向
A
A
(選填“A”或“B”)端滑動,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0.75
0.75
W.
(5)小明認為利用該實驗還可以測出燈泡的燈絲電阻,于是他根據(jù)以上測得的兩組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燈絲電阻后發(fā)現(xiàn)兩次測量的燈絲電阻相差較大,其原因是
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3V,小燈光的額定電壓為2.5V,阻值為10Ω左右,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Ω,1A”字樣.
(1)如圖甲所示是實驗電路圖,圖上的圓圈表示電表,請在圓圈內(nèi)填入相應的字母.

(2)如圖乙所示是同學根據(jù)圖甲尚未完成的實物圖,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他將電路圖連接完整.
(3)連接電路時,應將開關
斷開
斷開
,經(jīng)檢查電路連接無誤,閉合開關做實驗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調(diào)到
阻值最大處
阻值最大處
,目的是
保護電路
保護電路

(4)閉合開關S后發(fā)現(xiàn)電壓表有示數(shù),而電流表無示數(shù),可能是以下
B
B
(填代號)原因造成的.
A.燈泡L短路  B.燈泡L斷路   C.滑動變阻器某處開路  D.開關S接觸不良
(5)某實驗小組通過改變燈泡兩端的電壓,進行了三次測量,部分記錄如表所示.若電壓表示數(shù)為2.50V時,電流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請你填寫表格中的兩個空格.
實驗次數(shù) 1 2 3
電壓/V 1.00 1.70 2.50
電流/A 0.14 0.22
0.3
0.3
電阻/Ω 7.1 7.7
8.3
8.3
(6)老師看了該小組的記錄,提示說:你們注意到三次測量的電阻相差較大這個現(xiàn)象嗎?通過交流,其他小組也都有類似現(xiàn)象:燈泡電阻隨電壓增大、亮度增強而增大.經(jīng)討論,同學們認識到:實驗有誤差是肯定的,但這個現(xiàn)象不能單純用誤差來解釋.因為:如果是誤差,那么三次測得的電阻值應該相差
較小
較小
(選填“較大”或“較小”),并具有
時大時小
時大時小
(選填“逐次增大”“逐次減小”或“時大時小”)的特點.后來,同學們注意到燈泡發(fā)熱發(fā)光的特殊性,認為燈泡的電阻可能與
溫度
溫度
有關,并通過查閱課本得到了證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他選用了標有“2.5V 0.3A”的小燈泡L,電壓恒為6V的電源,兩個電壓表V1、V2,電流表A,手邊有兩個變阻器,分別標有“10Ω 1A”、“20Ω 0.5A”.

(1)為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電路中應接入標有“
20Ω 0.5A
20Ω 0.5A
”的變阻器,電壓表V2應該選擇
0~15V
0~15V
的量程:
(2)連接好電路時,閉合開關S前,變阻器的滑片P應移到最
端(選填“左”、“右”):
(3)開始移動滑片的時候,電壓表V2的示數(shù)
變小
變小
,電流表A的示數(shù)
變大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4)移動滑片過程中,燈L的功率P、V1的示數(shù)U1、V2的示數(shù)U2、電流表的示數(shù)I的關系可以用圖象表示,乙圖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D
D
(假設燈絲電阻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的實驗,在A、B間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U恒定,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電阻絲用電阻符號表示):
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1 錳銅合金絲 L S
2 鎳鉻合金絲 L S
3 鎳鉻合金絲 L 2S
4 鎳鉻合金絲 2L S
(1)小明選擇序號為
2、4
2、4
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2)他正確選擇后,將電阻絲分別接入A、B間,閉合開關,觀察燈泡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shù)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畬嶒炛校瑑纱坞娏鞅碇羔樉衅D,但第一次的示數(shù)大于第二次的示數(shù),說明第
1
1
次接入的電阻 絲阻值較。
(3)小明繼續(xù)用上述電源設計了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他選擇兩根電阻絲分別接入R1、R2所在位置.他只要通過比較
電壓表示數(shù)
電壓表示數(shù)
就可以判斷R1、R2的阻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