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以前,秦王建造了一座非常豪華的阿房宮,里面有許多銅柱子,這些銅柱是空心的,盛夏來臨時,就把冬天收藏在冰窖里的天然冰塊裝進銅柱里,夏天走進宮殿會感到冷氣沁人,如同進了“水晶宮”,這是利用冰塊________時要________熱.室外的氣溫高達35℃,而銅柱內(nèi)的溫度為________℃.

答案:
解析:

  講析及答案 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在熔化時都需要吸熱.銅柱內(nèi)的冰塊從周圍空氣中吸熱,使得房間內(nèi)的溫度降低,給人冷氣沁人的感覺.而冰是晶體,熔化時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一般情況下冰的熔點是0℃,在冰沒有完全熔化之前溫度始終保持在0℃.

  點評 平時生活中利用熔化吸熱的例子很多,譬如夏天吃冰棍,用冰塊保存食物等,都是其應用,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寶坻區(qū)二模)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用來搗米的舂,如圖1所示.圖2是舂的示意圖,若圖中的勞動者用400N的力F將A端向下踩0.2m,可以將質量為15kg的舂錘抬高0.4m,試求舂的機械效率.(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歷史的回顧--運動和力的關系
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根據(jù)人們的傳統(tǒng)觀點提出:必須有力作用到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停下來.這種認識一直持續(xù)了兩千多年.直到17世紀,伽利略才根據(jù)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如果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沒有加速或減速的原因,物體就會保持自己的速度不變.他通過一個想象的理想實驗,經(jīng)過嚴密的推理,有力地證明了他的觀點的正確性,指出了亞里士多德認識的錯誤性.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推理過程如下:如圖-甲所示,把兩個斜面對接起來,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來,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靜止時的高度.他推論說,如果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圖乙)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但是要通過更長的距離.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高度,直至最后使它成為水平面(圖丙),小球不可能達到原來的高度,就要沿著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運動下去.
閱讀上面的短文后回答:
(1)歸納一下,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關于“運動和力”關系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推理過程,要論證他的什么觀點?
(3)為什么這個實驗只能是理想實驗?實際做這個實驗的困難在哪里?
(4)文中的哪一句話的意思最接近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請把它摘錄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學習周報 物理 滬粵八年級版 2009-2010學年 第13期 總第169期 滬粵版 題型:022

兩千多年以前,秦王建造了一座非常豪華的阿房宮,里面有許多銅柱子,這些銅柱是空心的,盛夏來臨時,就把冬天收藏在冰窖里的天然冰塊裝進銅柱里,夏天走進宮殿會感到冷氣沁人,如同進了“水晶宮”,這里利用了冰塊________時要________熱的原理.室外的氣溫高達35℃,而銅柱內(nèi)的溫度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歷史的回顧--運動和力的關系
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根據(jù)人們的傳統(tǒng)觀點提出:必須有力作用到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停下來.這種認識一直持續(xù)了兩千多年.直到17世紀,伽利略才根據(jù)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如果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沒有加速或減速的原因,物體就會保持自己的速度不變.他通過一個想象的理想實驗,經(jīng)過嚴密的推理,有力地證明了他的觀點的正確性,指出了亞里士多德認識的錯誤性.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推理過程如下:如圖-甲所示,把兩個斜面對接起來,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來,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靜止時的高度.他推論說,如果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圖乙)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但是要通過更長的距離.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高度,直至最后使它成為水平面(圖丙),小球不可能達到原來的高度,就要沿著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運動下去.
閱讀上面的短文后回答:
(1)歸納一下,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關于“運動和力”關系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推理過程,要論證他的什么觀點?
(3)為什么這個實驗只能是理想實驗?實際做這個實驗的困難在哪里?
(4)文中的哪一句話的意思最接近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請把它摘錄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