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班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分成了兩個小組:

(1)甲實驗小組為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guān)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a.請你指出他們在電路連接上的兩處錯誤:①______;②____________。

b.在器材選擇上,該實驗小組有一個元件選擇錯誤的是________,應換成______,理由是:_______。

(2)乙實驗小組為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特選擇了以下器材:電源、開關(guān)1個、滑動變阻器R0一個、導線若干、四個定值電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由于粗心少領(lǐng)了一只電壓表,多領(lǐng)了一只電流表。同學們通過討論設計出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并進行了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a.先將各元件按電路圖正確連接,接入的定值電阻分別為R1=5ΩR2=10Ω,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分別讀出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填在下表格中;

b.把定值電阻R2換成R3, _______,在表格中記下對應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請你幫他們完成這一步的操作);

c.再把R3,換成R4,按上一步的操作進行實驗,并在表格中記下對應電流表的示數(shù):

接入的電阻

R1

R2

R3

R4

電阻R/Ω

5

10

15

20

電流I/A

1.00

0.50

0.33

0.25

d.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

【答案】1a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 滑動變阻器接線錯誤b燈泡 定值電阻 燈泡的電阻會受溫度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2b 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A1的示數(shù)保持1A不變C 0.33 0.25 d 當電阻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解析】

試題實物連接圖中找錯誤之處,主要從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上考慮:從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連接方式、正負接線柱的接入方法上考慮.從滑動變阻器接線柱的接入和滑片的位置考慮.

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與電壓的關(guān)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控制電阻大小不變,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測出電阻上的電流;bc、探究電阻中的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時,需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因此先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計算出通過R1的電流,然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A1的示數(shù)保持不變,再根據(jù)求出電流表A2的示數(shù);

d、運用控制變量法找出表格各物理量的關(guān)系.(1a、由電路圖可知:電路連接上的兩處錯誤為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 滑動變阻器接線錯誤.

b、因燈泡的電阻與溫度有關(guān),即電阻是變化的,在實驗時無法控制電阻不變;所以實驗時不能用燈泡代替定值電阻.

2b、探究電阻中的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時,需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因此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A1的示數(shù)保持1A不變,此時電流表A2的示數(shù):=0.33A;如下表所示

c、當把R3換成R4時,電流表A2的示數(shù):=0.25A,如下表所示

接入的電阻

R1

R2

R3

R4

電阻R/Ω


10

15

20

電流I/A

1.00

0.50

0.33

0.25

d、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當電阻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電源電壓約為3V,Rx的阻值約為10Ω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甲實物電路的連接。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____________

2)對照圖甲實物電路,請你在虛線框內(nèi)添上所缺的電學元件和導線,把電路圖補畫完整。

___________

3)閉合開關(guān),兩電表均無示數(shù)。將電壓表接在變阻器兩端時也無示數(shù),但接在開關(guān)兩端時有示數(shù),則電路故障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guān)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此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2.7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則未知電阻Rx=______Ω

5)小華認為:不用電流表,只用電壓表和阻值為400Ω的定值電阻R0,由圖丁同樣可以測得未知電阻Rx的阻值。小華設計方案如下:

a.閉合S1、斷開S2,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U1

b.閉合S1、S2,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U2。

①電阻Rx的表達式為Rx=______(用測量值U1、U2R0來表示)。

②利用提供的實驗器材,小華設計方案______(選填不能)準確測得電阻Rx的阻值,你判斷的理由是______

6)若將待測電阻換成額定電壓2.5V小燈泡測額定功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隨著它兩端電壓的變化如圖戊所示。分析圖象可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增大時,燈絲的電阻會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減小),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籠式”提升機,用它能將放在罐籠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處。已知罐籠的底面積是,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為2800N,拉力F將它以0.5m/s的速度勻速提升了20s。拉力做的功W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動滑輪和鋼絲繩的重及摩擦。求:

1)拉力F的大;

2)提升機在提升建筑材料時的機械效率;

3)當裝有建筑材料的罐籠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雪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如圖所示是一款雪地摩托,其凈重為160kg,靜止時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00cm2,當其以最大功率72kW在水平雪地上勻速直線行駛時,最高速度可達108km/h。(g10N/kg)請計算:

1)雪地摩托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當該車以最大功率在水平雪地上用最高速度勻速直線行駛500 s發(fā)動機輸出的牽引力;

3)該車發(fā)動機為一款單缸4沖程汽油機,若其效率為24%,則該車以最大功率在水平雪地上用最高速度勻速直線行駛500 s,需要多少千克汽油?(汽油的熱值為q4.6×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公交車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為減少大氣污染,我市公交公司新增一批純電動汽車,它的動力源是電動機,其原理是___;車箱的頂部安裝了許多拉手(如圖所示),可避免由于___給站立的乘客帶來傷害;為了不影響他人,我們不應該在車內(nèi)吃有氣味的食品,這里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同學們用電壓表、電流表、開關(guān)、電壓為4.5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和標有20Ω 1.5A的滑動變阻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小燈泡的燈絲電阻約為10Ω)。

1)請你按圖甲的電路圖,在圖乙的實物電路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流表正確連入電路(連線不得交叉)。

(2)若電流表正確接入圖乙電路,閉合開關(guān)前,某同學發(fā)現(xiàn)電路有一處錯誤,這個錯誤是 改正錯誤后,閉合開關(guān),將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接線柱是 (選填ADBC)。

(3)測量過程中,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V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4)實驗過程中,若將電壓表和電流表互換位置,閉合開關(guān)后,小燈泡 (選填不亮),這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約為 V。

(5)另一組同學按圖甲電路圖連接好最后一根導線時,燈泡立即發(fā)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滅,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電路連接正確,請你找出實驗中兩個操作不當之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庭用電吹風,可以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選擇開關(guān),實現(xiàn)吹冷風或吹熱風的功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如下圖中的四種電吹風電路能夠?qū)崿F(xiàn)上述功能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選擇了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她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在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的條件下,為了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像,小紅應將凸透鏡向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這一實驗現(xiàn)象可以說明_____成像特點(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若點燃的蠟燭與凸透鏡間距離小于10cm,小紅應該在_____(選填“蠟燭”或“光屏”)一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

A. 電流表 A 的示數(shù)不變

B. 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小

C. 電壓表 V1 示數(shù)與電壓表V2 示數(shù)的差值變大

D. 電壓表 V1 示數(shù)與電流表A 示數(shù)的乘積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