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80N的重物,物體上升速度為0.1m/s,上升高度為20cm,拉繩子的力F為50N,則( )

A.繩子自由端被拉下60cm
B.拉力的功率為5W
C.有用功為1600J
D.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分析:A、判斷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根據(jù)s=nh計算.
B、計算出拉力做的功,根據(jù)P===Fv計算出功率.
C、有用功即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W有用=Gh.
D、根據(jù)η=×100%,代入數(shù)據(jù)便可求出機械效率.
解答:解:A、由圖知,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s=2h=2×20cm=40cm,所以A錯誤.
B、由題意知,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所以拉力移動的速度為v=2×0.1m/s,則P===Fv=50N×0.2m/s=10W,所以B錯誤.
C、W有用=Gh=80N×20×10-2m=16J,所以C錯誤.
D、W=Fs=50N×40×10-2m=20J
η=×100%=×100%=80%,所以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隨是一道選擇題,但通過各個選項考查了有關(guān)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考查得比較全面,要掌握各物理量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掌握其基本公式及其推導公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龍和小文用同樣的滑輪,卻連成了甲、乙不同的滑輪組并測出了各自的實驗數(shù)據(jù).
次數(shù) 鉤碼
重/N
鉤碼上升
的高度/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shù)/N
彈簧測力計
移動的距離/cm
小龍 2 10 1.0 30
小文 2 10 0.8 40
(1)小文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實驗后小文想:對于同一個滑輪組,它的機械效率是否不變呢?經(jīng)過思考后他認為:即使像圖乙那樣已繞好的滑輪組,機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還應(yīng)該與
 
有關(guān),并用實驗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小文的實驗方法是
 

(3)小龍認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人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是沒有用的,所以,
 
也應(yīng)該是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小文用滑輪組乙在t秒內(nèi)勻速提起重為G的物體升高h米(不計繩重和摩擦),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動滑輪重G=
 
;小文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寶應(yīng)縣模擬)小宇在“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物重G/N 物體上升的高度h/cm 測力計的示數(shù)F/N 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1 6 3 9
2 6 5 2.5 15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
①第1次實驗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甲是
2.5
2.5
N;
②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80%
80%
;
③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物體上升的高度
物體上升的高度
無關(guān).
(2)小紅在小宇實驗的基礎(chǔ)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乙所示.
①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
施力的方向
施力的方向

②當這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是
相同
相同
(相同/不相同)的,理由是:
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公式η=
W有用
W
=
Gh
Gh+Gh
=
G
G+G
可知,兩位同學用滑輪組提升的重物及動滑輪重都相同,所以機械效率相同
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公式η=
W有用
W
=
Gh
Gh+Gh
=
G
G+G
可知,兩位同學用滑輪組提升的重物及動滑輪重都相同,所以機械效率相同
.(要有推理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小明用滑輪組提升水中邊長為20cm的正立方體A的示意圖.已知物體A的密度為ρ=8×103kg/m3.當物體A全部在水面下勻速提升時,小明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對地面的壓強為p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當物體A有
34
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小明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對地面的壓強為p2;當物體A全部露出水面并在空中勻速上升時,小明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3,對地面的壓強為p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已知動滑輪所受重力為120N,小明所受重力為600N.(不計繩重,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取g=10N/kg)求:
(1)小明先、后兩次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1:p2;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海淀區(qū)一模)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一位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四個滑輪組,并將所測數(shù)據(jù)填入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
序號 動滑輪重
G/N
鉤碼總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1 1 2 0.1 1 0.3 66.7%
2 1 4 0.1 1.67 0.3 79.8%
3 2 4 0.1 2.0 0.3 66.7%
4 1 4 0.1 2.5 0.2 80%
(1)由第1次和第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當滑輪組一定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與
提起的物重
提起的物重
有關(guān).
(2)由第2次和第
3
3
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當被提升的物體一定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做“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同學們測得如圖所示(a)、(b)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所示表格.
(1)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是沒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叫
額外功
額外功
(選填“無用功”“有用功”或“額外功”),F(xiàn)s叫
功,Gh叫
有用功
有用功
功,從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和鉤碼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guān)系是s=
n
n
h.
(2)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出實驗1是用
a
a
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
b
b
圖做的實驗.
次數(shù)
物理量
1 2 3
鉤碼重G/N 4 4 6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4 2.4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5 0.3
機械效率η 74% 57% 83%
(3)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越低
越低

(4)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結(jié)論:使用同一滑輪組,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如果沒有刻度尺,對于圖(b)所示滑輪組,只要測出鉤碼重為G,然后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
勻速
勻速
(選填“勻速”或“變速”)上升,從彈簧測力計讀出拉力值F,就可算出η=
G
5F
×100%
G
5F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