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

(1)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___.

(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____.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后退,直至聽不見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3)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_______.

機械鬧鐘 B 泡沫塑料、錫箔紙、衣服 【解析】(1)機械鬧鐘發(fā)出的聲音有節(jié)奏,聲音較為穩(wěn)定,適合做實驗聲源; (2)靠聽到聲音的響度判斷不是太直觀,具有很大的誤差,方案不適合,而測量聽不到聲音的距離較為直觀,具有可靠性; (3)由表格數據可知,泡沫的距離最短,說明隔音效果最好;錫箔紙的距離最長,說明隔音效果最差; 故答案為:(1). 機械鬧鐘 (2). B (3). 泡沫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12章 簡單機械 第1節(jié) 杠桿 同步訓練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杠桿的左邊距支點20cm處掛了4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在杠桿的右側掛鉤碼,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在杠桿的右側距支點10cm處掛2個鉤碼

B. 在杠桿的右側距支點8cm處掛10個鉤碼

C. 在杠桿的右測距支點20cm處掛4個鉤碼

D. 在杠捍的右側距支點16cm處掛5個鉤碼

A 【解析】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則O點左側力與力臂的積為:4G×20cm; A、在杠桿的右側距支點10cm處掛2個鉤碼,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2G×10cm<4G×20cm,杠桿不能平衡,故A符合題意. B、在杠桿的右側距支點8cm處掛10個鉤碼,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10G×8cm=4G×20cm,杠桿能平衡,故B不符合題意. C、在杠桿的右測距支點20cm處掛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九章壓強與第十章浮力訓練題 題型:單選題

取一片金屬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如果將此金屬箔揉成團,它會沉入水底。比較上述兩種情況,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金屬箔漂浮時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時受到的重力小

B. 金屬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時受到的浮力大

C. 金屬箔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比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大

D. 金屬箔沉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B 【解析】試題分析:題目中說的兩種情況下,金屬箔的多少沒變,所以兩種情況下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A說法錯誤;因為金屬箔做成中空的桶時,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增大了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體漂浮在水面上,而將金屬箔揉成團,它的體積減小,排開水的體積減少,所以受到的浮力減小,小于重力,因此它會沉入水底,所以CD說法錯誤,B說法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7-2018學年九年級20.5磁生電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一種常用的動圈式話筒(麥克風)及其原理圖.當你對著話筒說話時,聲帶__________發(fā)出聲音,聲波使與膜片相連的線圈振動.線圈在磁場中的這種振動,能產生隨聲音變化而變化的電流,這是__________現象.

振動 電磁感應 【解析】【解析】 (1)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我們平時的說話就是靠聲帶的振動產生; (2)線圈在磁場中的振動,實際上是線圈在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從而產生感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7-2018學年九年級20.5磁生電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研究過程中,運用“逆向思考法”的是( )

A. 研究電流時,將其比作水流

B. 通過瓶口塞子上插著的細管中液面的變化,顯示玻璃瓶的微小形變

C. 研究電流時,設想自己就是電路中移動的電荷

D. 研究電磁現象時,由電生磁想到磁能否生電

D 【解析】A、研究電流時,將其比作水流,采用的是“類比法”,A錯誤. B、通過瓶口塞子上插著的細管中液面的變化,顯示玻璃瓶的微小形變,采用的是“轉換法”;B錯誤. C、研究電流時,設想自己就是電路中移動的電荷,采用的是“類比法”,C錯誤. D、研究電磁現象時,由電生磁想到磁能否生電,采用的是“逆向思考法”,D正確. 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第三章章末復習 題型:填空題

(東營中考)考場內翻閱試卷的聲音是由紙張的____產生的.倒車雷達利用___(填“超聲波”或 “次聲波”)探測障礙物,幫助司機倒車.

振動 超聲波 【解析】翻閱試卷的聲音是由紙張的振動產生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來確定障礙物的遠近。 故答案為:振動;超聲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第三章章末復習 題型:單選題

(桂林中考)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聽到聲音又逐漸變大,這個現象說明( )

A.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空氣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D. 玻璃罩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A 【解析】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傳聲的介質逐漸減少,所以聽到聲音逐漸減小,推理得出,把空氣抽凈,即玻璃罩內是真空時不能聽到聲音,得出結論為:真空不能傳聲。逆向思考:傳聲就不能真空,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力和機械》復習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 B. C. D.

A 【解析】A、軸承中裝有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 B、守門員戴上防滑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 C、瓶蓋上刻有條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汽車輪上裝有防滑鏈,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作圖題

【2017•聊城卷】如圖所示.一塊橡皮放在水平放置的文具盒上,并隨文具盒一起向左做勻速自線運動,請在圖中作出橡皮所受力的示意圖。

【解析】試題分析: 由于橡皮和文具盒一起勻速運動,相對靜止,所以橡皮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然后過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和豎直向上的方向分別畫一條有向線段表示出重力G和支持力F支,注意作圖時兩條線段的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