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①是不是只有有磁性的物體會吸引其它物體?_______②兩個很小的物體會相互吸引嗎?_____

不是,任何二個物體間都具有萬有引力; 會相互吸引。 【解析】由萬有引力定律可知,宇宙萬物之間都存在引力,所以不是只有有磁性的物體會吸引其它物體;所有物體之間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包括兩個很小的物體之間. 故答案為: (1). 不是,任何二個物體間都具有萬有引力; (2). 會相互吸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八年級上學期第二章-物質性質的初步認識試卷 題型:填空題

市場上出售一種“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字樣,已知該瓶內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3kg/m3,則該瓶油的質量為____________kg。

4.6 【解析】解答:已知V=5L=5×10?3m3,ρ=0.92×103kg/m3;由ρ=可得,m=ρV=0.92×103kg/m3×5×10?3m3=4.6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八章 第二節(jié) 怎樣產生感應電流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磁感線豎直向下,AB棒運動,電流表指針偏轉( 。

A. AB棒可能是豎直向下運動的 B. 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運動的

C. 開關斷開,電流表指針也會偏轉 D. 實驗說明電路中有電流不一定需要電源

B 【解析】閉合電路中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A中AB棒豎直向下運動而磁感線也是豎直向下的,不會切割到磁感線A錯。B中棒水平向左剛好切割磁感線可以產生感應電流,B對。開光斷開則電路為斷路,不再是閉合電路,不會產生感應電流,C錯。事實上,在AB棒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的過程中,棒本身就相當于電源,電流就是來自于棒。D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七章 第二節(jié) 電流的磁場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關于電磁繼電器的銜鐵的選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應選用軟鐵材料 B. 應選用鋼棒

C. 以上兩種材料都可以使用 D. 以上兩種材料都不行

A 【解析】用這種材料制作銜鐵,銜鐵在電磁繼電器的用途是:當電磁鐵有磁性時,銜鐵與電磁鐵相互吸引;當電磁鐵沒有磁性時,電磁鐵不吸引銜鐵。若用鋼片制作銜鐵,就會出現(xiàn)下面的現(xiàn)象:當電磁鐵有磁性時,銜鐵與電磁鐵相互吸引;此時的銜鐵被磁化成永磁體,當電磁鐵沒有磁性時,兩者仍然相互吸引。故用鋼片制成的銜鐵不能使兩者在斷電時分,而軟鐵片制成的銜鐵被磁化時,形成軟磁體,在電磁鐵中斷電時,銜鐵也沒有磁性,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七章 第二節(jié) 電流的磁場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電磁實驗,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甲圖實驗演示的是發(fā)電機原理

B. 乙圖實驗演示的是電流的磁效應

C. 丙圖實驗可探究螺線管的磁場周圍的磁感線分布情況

D. 丁圖實驗演示的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發(fā)電機是依據(jù)此原理制成的

B 【解析】A、甲圖的實驗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電動機是依據(jù)此原理制成的,故A錯誤;B、乙實驗演示的是電流的磁效應,即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故B正確;C、丙圖實驗可探究螺線管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等,但不能直接探究其周圍的磁感線分布情況,故C錯誤;D、丁圖中有電源,是電動機的原理,即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10.4飛出地球 題型:單選題

關于地心說和日心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宇宙的中心是太陽,所有行星都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

B. 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繞地球旋轉的衛(wèi)星,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同時還跟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

C. 地心說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說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

D. 地心說和日心說只是參考系不同,兩者具有等同的價值

C 【解析】A.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錯誤; B. 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繞地球旋轉的衛(wèi)星,它繞地球運轉,但不是勻速圓周運動,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有遠有近,故而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故B錯誤; C. 地心說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說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C正確; D. 日心說取代地心說是人類認識宇宙的一大進步,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故D錯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一章 力 單元檢測 題型:實驗題

小明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獨自進行實驗.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1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_____.進行實驗后小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表中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的是第________次實驗.

(2)去除錯誤的一組數(shù)據(jù),在圖2中畫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線.

(3)由圖象可驗證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的(填“正確”或“錯誤”).

(4)小華認為實驗中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他獨自實驗的過程是:用彈簧測力計掛鉤勾住彈簧下端向下拉來改變力的大小,力的數(shù)值由彈簧測力計讀出.你認為獨自完成實驗用彈簧測力計好,還是用鉤碼更好一些?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

刻度尺 4 正確 用鉤碼更好;彈簧測力計難控制,力的大小、彈簧的伸長量不易確定. 【解析】(1)①鉤碼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測量,實驗中要測量的是彈簧的伸長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②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除第4次實驗數(shù)據(jù)外,其余6次彈簧的伸長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實驗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 (2)將表中拉力對應橫坐標,彈簧伸長量對應縱坐標,圖象如下: (3)由圖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西城第一六一中學2017八年級物理第七章測試卷 題型:計算題

一書包重35N,其質量為多少?

3.5kg 【解析】由公式可得, 答:書包的質量為3.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