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是小明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電路圖.提供的器材有:小燈泡(額定電壓2.5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電源(電壓恒為6V)各一個,滑動變阻器(“20Ω,2A”、“50Ω,1A”)兩個,導線若干.
(1)小明選擇的電壓表量程是0~3V.閉合開關前,滑片P置于最右端.
(2)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0.2A,此時小燈泡的功率為0.2W.
(3)實驗時,小明粗心大意,沒有記錄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他根據(jù)第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燈絲電阻R=$\frac{{U}_{1}}{{I}_{1}}$=$\frac{1V}{0.2A}$=5Ω,再根據(jù)P=$\frac{{U}^{2}}{R}$,計算出燈泡兩端電壓為2.5V時的功率P=$\frac{{U}_{1}^{2}}{R}$=$\frac{(2.5)^{2}}{5Ω}$=1.25W.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于1.25W(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知識拓展】
小明選擇的變阻器規(guī)格是50Ω,1A.

分析 (1)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壓,由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確定電壓表的量程,為防止開關閉合時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處于最大阻值處;
(2)根據(jù)電流表所用量程,明確最小分度,再讀出示數(shù),根據(jù)P=UI計算電功率;
(3)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電壓越大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大,燈泡會越亮,溫度升高,因此電阻增大,根據(jù)電壓表的示數(shù)來確定燈泡兩端電壓,燈泡與變阻器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規(guī)律計算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從而進行選擇合適的變阻器.

解答 解:
(1)由題可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2.5V,因此電壓表采用0-3V量程;為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開關閉合前,滑片應處于最大阻值處,由圖甲可知,滑片P應滑至最右端;
(2)由圖可知,電流表采用0-0.6A量程,可讀數(shù)示數(shù)為0.2A,此時燈泡的功率P=UI=1V×0.2A=0.2W;
(3)第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燈泡電阻R=$\frac{{U}_{1}}{{I}_{1}}$=$\frac{1V}{0.2A}$=5Ω,
再計算出燈泡兩端電壓為2.5V時的功率P=$\frac{{U}_{1}^{2}}{R}$=$\frac{(2.5)^{2}}{5Ω}$=1.25W;
當燈泡兩端電壓增大時,燈絲溫度升高,燈絲電阻增大,
則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R′>5Ω,根據(jù)P=$\frac{{U}^{2}}{R}$可知,燈泡的額定功率小于計算得到的1.25W.
由(2)可知,電源電壓為6V,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6V-1V=5V;
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frac{{U}_{滑}}{I}$=$\frac{5V}{0.2A}$=25Ω,所以選用的是“50Ω,1A”的滑動變阻器;
故答案為:
(1)0~3V;最右端;(2)0.2;0.2;(3)小于;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50Ω,1A.

點評 此題是測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考查了歐姆定律在串聯(lián)電路中的應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的選擇,同時考查了燈絲電阻與溫度的關系,這些都是實驗中容易忽略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固定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實驗操作規(guī)范.當他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diào)節(jié)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像要大些.
(2)重新調(diào)整后,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當把光屏放到75cm處時,移動蠟燭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倒立(選填“正”或“倒”)立的實像.
如果此時透鏡上落下一只小蟲,則光屏上的像有何變化?完整的像,亮度變暗.
(3)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選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把透鏡向下移.
(4)此時,小明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的位置,結(jié)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可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才能使蠟燭的像變得清晰.
(5)為了粗略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9:30左右),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沒有和凸透鏡的主光軸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長度的國際單位是m,小明同學在參加今年物理實驗考査時,用如圖所示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長度為3.27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越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了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shù)據(jù)并繪出了m-V圖象,如圖所示.則液體的密度為1.0×103kg/m3,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賈、小余、小嚴三位同學在學習了密度的測量之后,準備測量身邊礦石的密度.

(1)小賈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偏向如圖甲所示,此時他需要將右側(cè)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填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完畢后,他使用天平測量這一小礦石的質(zhì)量如圖乙所示,其操作錯誤是:在測量過程中移動平衡螺母了;改正錯誤后,他測出了小礦石的質(zhì)量如圖丙所示為57.4g;
(2)在測量小礦石體積時,他首先應該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其中“適量的水”的含義是要能浸沒石塊,水位上升后又不超出量筒的測量范圍.然后再將小礦石緩慢浸沒在量筒中,如圖丁所示,那么可以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算出小礦石的密度為2.87×103kg/m3;
(3)小余同學測量身邊另一礦石的密度,但在實際操作時卻發(fā)現(xiàn)礦石由于體積太大沒辦法放入量筒中,小余利用如圖戊所示的器材進行測量.具體操作如下:
A.用天平測出此礦石的質(zhì)量為m1
B.用天平測量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m2
C.將水加至溢水杯的溢水口
D.將礦石緩慢浸沒溢水杯中
E.待溢水杯再無水溢出時,測量出燒杯和溢出水的總質(zhì)量為m3
根據(jù)以上操作步驟,礦石的密度的表達式為$\frac{{m}_{1}}{{m}_{3}-{m}_{2}}$•ρ(用m1、m2、m3及ρ表示).
(4)若另一組小嚴同學在操作過程中,按照ACDE步驟進行后,倒出燒杯中的水,再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zhì)量,這樣會使得礦石密度的測量值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B.用電器的作用是消耗電荷
C.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
D.電源的作用是不斷產(chǎn)生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6.根據(jù)圖甲的實物圖,在圖乙中畫出它的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正、負號接線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小強同學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學生,他想比較沙子和水這兩種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差異,他設計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所使用的儀器規(guī)格也完全相同,下面是小強的實驗步驟,請根據(jù)要求補充完成.
(1)先測量質(zhì)量(選填“體積”或“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所以實驗時還需要的器材是天平.
(2)在實驗時只要控制加熱時間相同就可以確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加熱完成后只要比較它們溫度變化(均選填“加熱時間”或“溫度變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較出沙子和水吸熱能力差異;若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沙子溫度升高得比水多,則吸熱能力較強的是水.
(3)根據(jù)小強得出的結(jié)論,結(jié)合圖乙的信息,此時是夜晚(選填“中午”或“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如圖甲所示的是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實驗所用的實驗器材,請完成實驗探究.

【猜想和假設】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設計實驗】按照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以筆畫代替導線,完成圖甲的電路連接.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實驗時,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通過L1的電流為0.3A;若不計實驗誤差,請在圖丁標出此時電流表A3的指針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