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據,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
液體種類實驗
序號
物體重力G(N)彈簧測力計示數F(N)物體受到的浮力F(N)排開液體體積
V(cm3

ρ=1.0g/cm3
121.50.550
21.01.0100
30.51.5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21.60.450
51.20.8100
60.81.215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者2、5或者3、6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

分析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根據稱重法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結論;
(2)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改變液體的密度再表格數據即可得出答案.
(3)測量型實驗中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探究性實驗中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guī)律.

解答 解: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即所受的浮力變大;
故可得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改變液體的密度;結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的目的是減小偶然性,使實驗得出的實驗規(guī)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guī)律.
故答案為:(1)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2)1、4或者2、5或者3、6;(3)尋找普遍規(guī)律.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和圖象的分析能力.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的關系要保證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要保證液體的密度一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是于2010年發(fā)行的《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中的一張.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觀察這張郵票上較小的圖案,則郵票到透鏡的距離應( 。
A.大于10厘米B.大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小于20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影響健康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如智能手機的普及,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越來越多.如圖是頭部模型圖.G為頭部的重力,支點(頸椎)承受的壓力約為頭部重力和拉力F之和.
(1)該頭部模型相當于繞O點轉動的杠桿,此時的杠桿是省力杠桿(填“省力”“費力”或“等臂”).當低頭角度增大時,頭部重心向左移動,頸椎承受的壓力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為了保護頸椎,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BC
A.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           
B.適當抬高手機屏幕,減小低頭角度
C.低頭看書久了應適當抬頭,以緩解頸椎承受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在測量標有電壓為2.5V的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第一次測量時的電壓等于2.5V,小燈泡正常發(fā)光.以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讓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次下降,使燈絲溫度不斷降低,燈泡變暗直至完全不發(fā)光,測量數據如下表所示.
數據序號1234567
電壓U/A2.52.11.71.30.90.50.1
電流I/A0.280.260,240.210.190.160.05

(1)根據題目要求,請用筆畫代替導線將電壓表接入電路中.
(2)從數據可以看出,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逐漸向b(選填“a”或“b”)端滑動.
(3)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阻為8.9Ω(結果保留1位小數),小燈泡不接入電路時,其電阻最接近2Ω.
(4)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小張求出小燈泡電阻的平均值,你同意這種做法嗎?說出你的理由不同意,隨著小燈泡燈絲溫度不斷降低,小燈泡的電阻逐漸減。ㄗ鞒雠袛嗖⒄f出理由).
(5)另外一組同學用相同的器材和電路圖也做這實驗時,由于接線錯誤,根據測量的數據繪出的I-U圖象如圖丙的B所示.你認為錯誤的由于可能是電壓表并聯在滑動變阻器的兩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某石塊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量的示數為19.6牛,將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4.7牛,問:
(1)石塊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石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3)石塊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長征二號F型火箭托舉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指蒼穹,第三次迎來來息中國的旅客,“神盤”載人飛船全長8.86米,最大處直徑2.8米,總重量達到7790千克.整個飛船按照功能還能分為13個不同的分系統(tǒng),它是一個集機、電、熱技術,醫(yī)學和環(huán)境工程于一體的復雜系統(tǒng).
材料二:9月28日巡天歸來的神舟七號返回,據實驗數據測知,飛船返回大氣層,與大氣摩擦溫度可達2000℃以上,足以熔化任何金屬.但由于表面有一層叫“燒蝕層”的特殊物質在汽化,從而起到保護作用,安全回歸.
(1)“神舟”飛船在地球上總重量達到7790千克,那么,它在太空飛行時質量為B
A、大于7790千克 B、等于7790千克 C、小于7790千克 D、0千克
(2)飛船表面的“燒蝕層”為什么汽化后就可以保護飛船安全回歸該物質在高溫下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發(fā)生汽化,同時吸收大量的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有一個T形工件,如圖所示.小明同學覺得上面一橫(ab)的長度小于下面一豎(cd)的高度;你用什么來檢驗他的結論是否正確?答:用刻度尺測量或用圓規(guī)比較;檢驗結果是:上面一橫的長度下面一豎的高度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從以上的經歷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有時感覺是不可靠的或要準確判斷需進行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所示,把一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有$\frac{2}{5}$的體積露出水面,木塊的密度為0.6×103kg/m3;如果把該木塊放入密度為0.8×103kg/m3的酒精中,靜止時,如圖所示.那么該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與受到酒精的壓強p的關系為p等于p(填“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明在黑暗的實驗室里研究光與顏色的關系,當他用綠色的玻璃對著紅光進行觀察的時候,他觀察到的顏色是黑色.當他用藍光去照射白紙時,發(fā)現白紙是藍色的.鈔票和護照上的熒光物質被紫外線照射會使里面的水印顯示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