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放熱的是( �。�
A.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B.加在飲料中的冰塊化為水
C.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變細了D.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霧

分析 此題要求學生首先分析出所列現(xiàn)象屬于哪種物態(tài)變化.并明確其中熔化、汽化和升華屬于吸熱過程;凝固、液化和凝華屬于放熱過程.

解答 解:A、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是汽化中的蒸發(fā)現(xiàn)象,需要吸收熱量.故A不符合題意;
B、加在飲料中的冰塊化成水,是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故B不符合題意;
C、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變細了,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收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
D、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霧,是液化過程,放出熱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及吸熱和放熱情況的判斷,是一道熱學的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一家汽車美容店的門口,貼著如圖所示的“愛車小貼士”標志,這是因為留在車身上的水滴相當于凸透鏡,使太陽光會聚在車身局部形成高溫,導致車漆失去光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兩端電壓不變.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A1、A2、A3的示數(shù)分別為1.1A、0.8A、0.5A,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2V.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通過R1的電流是0.3A,R1的阻值是40Ω
B.通過R2的電流是0.2A,R2的阻值是60Ω
C.通過R3的電流是0.5A,R3的阻值是24Ω
D.電源電壓是12V,干路中的總電流是2.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物體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這種運動只在沒有空氣的空間才能發(fā)生,在有空氣的空間,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比較小,可以忽略,物體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1)為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下落的高度有關;
猜想三: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
為驗證猜想的正確性,幾位同學用4個金屬球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分析比較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猜想二是正確的.
(2)小明讓質(zhì)量相等的紙片和紙團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他發(fā)現(xiàn)兩者下落時間不相等,原因是紙片和紙團受到空氣阻力不同.
實驗序號材料物體質(zhì)量(k)下落高度(m)下落時間(s)
1鐵球50101.43
2鉛球50101.43
3鉛球50151.75
4鐵球8010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一個重10牛頓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3秒鐘內(nèi)移動15米,物體與地面的摩擦阻力是2牛頓.求:(1)拉力的功率;
(2)在上述條件下,物體勻速運動了10秒鐘,拉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B.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
C.0℃的冰塊也有內(nèi)能D.物體只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某液體體積為1L,密度為0.8×103kg/m3,如圖所示是該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設電熱器提供的熱量全部被液體所吸收).由圖可知,在5min時間內(nèi),液體的溫度升高了20℃,若液體吸收的熱量是4.2×104J,則液體的比熱容是2.625×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投石機是古人應用杠桿原理及能量轉(zhuǎn)化原理制造的武器,石塊拋出的遠近往往是克敵制勝的重要因素,那么,投石機拋出的石塊運動的水平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小光模仿投石機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拋擲裝置進行探究,木板A、B、C組成了一個支架,AB之間有一擋板,底座C上固定有幾個掛鉤,D是一根硬質(zhì)拋擲桿,其左端固定一瓶蓋,右端下方固定一掛鉤,用彈性較強的橡皮筋固定在該掛鉤上,橡皮筋拉伸后可分別與底座上的掛鉤相連,將拋擲裝置置于水平地面,小鋼珠置于瓶蓋內(nèi),壓住拋擲桿并使之處于水平位置,松手后拋擲桿可繞固定軸轉(zhuǎn)動,當拋擲桿碰撞到擋板時,瓶蓋內(nèi)的鋼珠立即被拋出,(提示:擋板的作用是保證小鋼珠每次拋出時高度相同;實驗時人要避開小鋼珠飛行方向,以免造成傷害)
小光依據(jù)實驗裝置對影響小鋼珠運動水平距離的因素提出了以下猜想:
A.與橡皮筋拉伸的程度有關        B.與小鋼珠的質(zhì)量有關

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及轉(zhuǎn)軸處的摩擦,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被拋出的小鋼珠能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它具有慣性,小鋼珠落地后不會立即停下,為了準確找到小鋼珠的落地點,你的辦法是在裝置前放一足夠大的沙盤,根據(jù)沙盤中留下的印跡確定小鋼珠的落地點.(可根據(jù)需要添加器材)
(2)探究猜想A時,將橡皮筋的末端分別拉至掛鉤1、2、3處,用同一小鋼珠置于瓶蓋內(nèi),每次均使拋擲桿處于水平位置后松手,比較發(fā)現(xiàn)橡皮筋連接掛鉤1處,小鋼珠運動的水平距離最遠,由此可得:當小鋼珠質(zhì)量一定時,橡皮筋的拉伸程度越大,小鋼珠運動的水平距離越遠.
(3)探究猜想B時,橡皮筋末端始終拉至掛鉤1處,將質(zhì)量不同的小鋼珠先后置于瓶蓋內(nèi)重復上述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質(zhì)量越小的鋼珠運動的水平距離越遠,老師說道:質(zhì)量小的鋼珠拋得遠,是因為拋出時它的速度大,若不考慮桿的自重,請你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解釋,相同條件下質(zhì)量小歐的鋼珠拋出時速度大的原因.
(4)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前提下,利用該裝置如何使同一個小鋼珠拋得更遠,請你寫出兩條可行辦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質(zhì)量為50kg的雪橇上裝載350kg的原木,一匹馬拉著雪橇沿著平直的路面以5m/s的速度勻速前行,將原木運到3000m外的貨場,如果雪橇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為800N,則馬的拉力做的功為2.4×106J,功率為4×10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