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光通過玻璃進入屋子的過程中,速度將( 。
A.變小B.不變C.先變小,后變大D.先變大,后變小

分析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其他各種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空氣中的小.

解答 解:太陽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小,在太陽光透過玻璃射進屋的過程中,光先在玻璃中傳播,后在空氣中傳播,傳播速度先變小后變大.
故選C.

點評 知道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在其它透明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小是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力時一定處于運動狀態(tài)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
D.物體靜止時也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
A.一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gB.一個雞蛋約重1N
C.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75cmD.人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一個物體在一對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這對平衡力突然消失,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體不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有( 。
A.物體立即停止運動B.運動速度越來越快
C.運動速度越來越小D.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一位市民騎著自行車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已知該市民質量為60kg,自行車質量為10kg,前后輪胎和地面總接觸面積為2×10-3m2.假定騎行過程中人和車受到的阻力恒為15N,在該市民騎行過程中,求:(g=10N/kg)
(1)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2)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3)該市民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如圖所示,L是“12V  8W”的小燈泡,R1是定值電阻,R2是最大阻值為22Ω的滑動變阻器.當閉合開關S、S1,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至最左端a時,燈泡正常發(fā)光,已知電源電壓和燈泡電阻均不變.
(1)求小燈泡的阻值.
(2)閉合開關S,斷開開關S1,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求整個電路工作100s所消耗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一種衛(wèi)生間的地漏結構像是一個“扣碗”倒扣在存水杯上.當存水杯中的水滿后,由連通器原理可知,水就會從下水管流出.而下水管中的“異味”卻不能通過地漏進入室內,若下水道堵塞了,可以用吸盤疏通,這是利用了大氣壓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原子結構模型
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是一代代科學家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新的原子結構模型的過程,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結構模型,他認為正電荷像流體一樣均勻分布在原子中,電子就像葡萄干一樣散布在正電荷中,它們的負電荷與那些正電荷相互抵消,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進行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泊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泊后仍沿原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泊彈了回來.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盧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叫原子核,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作軌道運動.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1)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盧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盧瑟福所說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2)1 μm金泊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該現(xiàn)象可以說明B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閱讀了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你認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原子結構圖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運鈔車車廂內,人眼挨著玻璃磚觀察車外,請通過光路作圖(保留痕跡),標出人眼看到車外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