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平地面上放置均勻正方體甲、乙,它們各自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F(xiàn)在先、后將其中一個放在另一個的上表面中央。當甲在乙的上方時,甲對乙的壓強、壓力為p甲′、F甲′;當乙在甲的上方時,乙對甲的壓強、壓力為p乙′、F乙′,則關(guān)于它們的判斷正確的是 ( )

A. p甲′=p乙′,F(xiàn)甲′<F乙′

B. p甲′<p乙′,F(xiàn)甲′>F乙′

C. p甲′<p乙′,F(xiàn)甲′<F乙′

D. p甲′=p乙′,F(xiàn)甲′>F乙′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知,甲的底面積小于乙的底面積,而兩個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可得出甲對地面的壓力小于乙對地面的壓力,也就是說甲 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不論是誰在上面,對下面物體的壓力都等于上面物體的重力,故可知F′<F′,故BD錯;甲在上面時,對乙的壓強等于甲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乙在上面時,由于受力面積小于乙的底面積,對甲的壓強大于乙放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故可知p′<p′,故A錯,C正確 ;應(yīng)選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xué)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1: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fā),發(fā)現(xiàn)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動,而且頭發(fā)越梳越松.

實驗2:從塑料食品袋上裁下兩根塑料薄膜條,并將它們合在一起,一只手捏在上端,另一只手自上而下反復(fù)捋幾次,可看到兩塑料片下端相互排斥從而分開.

實驗3:用手在吹足氣的兩只氣球上反復(fù)摩擦幾次,發(fā)現(xiàn)兩只氣球相互______,氣球和手相互________.

請寫出這三個實驗中所反映的相同的物理知識.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年伊始,寒潮暴雪強勢來襲,我們家的窗玻璃上出現(xiàn)了美麗的“冰花”。請問這美麗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內(nèi)表面上形成的還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請你解釋“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把正方體合金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的示數(shù)為10牛,再把合金塊浸沒在盛滿水的容器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6牛。該合金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牛,方向 。若再往水中倒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溶解,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天到了,太湖周邊風(fēng)景優(yōu)美.周末,小李和小明泛舟游覽太湖,

(1)已知船的自重為500N,當總重為1200N小李和小明坐上船后,靜止時,船所受的浮力增加了__N;小明向后劃槳使船前進,這說明__.以__為參照物,小李是靜止的.

(2)小李拍攝了小明站在湖邊的照片.小明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照片中小紅的倒影部分__(是/不是)實際光線進入手機鏡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活動小組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將一個質(zhì)量為100 g的物體放入裝滿水的深桶中,溢出90g水,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10 N/kg);這個物體在水中將會________(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放入物體后水對桶底的壓強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等于”)放入物體前水對桶底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你認為以下估測數(shù)據(jù)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珠穆朗瑪峰頂?shù)拇髿鈮杭s為1.5×105Pa

B. 一名中學(xué)生的體重約為200 kg

C. 一枚雞蛋受到的重力約為0.5 N

D. 小明將掉在地上的物理課本撿起來放在課桌上做的功約為5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泰州中學(xué)附屬初級中學(xué)2017屆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jié)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叫做動車.而動車組就是幾節(jié)自帶動力的車輛(動車)加幾節(jié)不帶動力的車輛(也叫拖車)編成一組,就是動車組.假設(shè)動車組運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與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節(jié)動車與拖車的質(zhì)量都相等,每節(jié)動車的額定功率都相等.若l節(jié)動車加3節(jié)拖車編成的動車組的最大速度為30m/s;則6節(jié)動車加2節(jié)拖車編成的動車組的最大速度為

A.80m/s B.90m/s C.100m/s D.1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蠟燭________(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小明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蠟燭的像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張紅用跳棋代替點燃的蠟燭進行實驗,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請你幫她想個辦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